时间: 2025-05-03 21:3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2:46
挽立斋杜丞相
作者: 戴复古 〔宋代〕
邪正不两立,国家当再兴。
有时须有命,称德不称能。
方喜千年遇,如何一旦薨。
世间无哭处,吾欲哭昭陵。
这首诗表达了对杜丞相逝世的哀悼。邪与正无法并存,国家应当再度兴盛。有时需要天命的辅助,虽然他德行高尚却不一定能被称颂。正当我们欢喜于千年难遇的人才,怎奈他却在一日之间去世。世间没有适合哀悼的地方,我只想为他在昭陵哭泣。
昭陵:指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杜丞相是对唐代著名宰相杜如晦的称呼。诗中提到昭陵,表明对杜丞相的崇敬和哀悼之情。
作者介绍:戴复古,字君复,号白云,宋代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诗歌造诣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杜如晦去世后,表达了对国士的敬仰与惋惜的情感。诗人对于时局的感慨与对杜丞相的怀念交织在一起,反映出对国家前景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杜丞相的深切怀念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诗的开头便直入主题,指出邪与正无法共存,强调国家的兴盛与正义的重要性。接着,诗人转向杜丞相,表达出对他德行的赞美与对其早逝的惋惜。这种情绪在最后两句达到了高潮,诗人表示在世间找不到合适的哭泣之处,唯有在昭陵为杜丞相哀悼,表现出对其的崇敬与留恋。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之间流露出一股悲凉之感,同时也隐含了对未来的思考。诗人以个人情感触发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使得整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的哀悼,也是对国家命运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体现了对杜丞相的怀念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邪正不两立”意味着什么?
A. 邪与正可以共存
B. 邪与正无法共存
C. 正义会战胜邪恶
D. 邪恶必定获胜
杜丞相在诗中被称为千年难遇的人才,说明了他的什么特点?
A. 只有能力
B. 只有德行
C. 德才兼备
D. 只是有名
诗人希望在哪个地方为杜丞相哭泣?
A. 自家
B. 昭陵
C. 朝廷
D. 市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