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0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05:54
挽沙溪项公苔湖居士
作者: 戴复古 〔宋代〕
一曲苔湖上,
深居万竹间。
自寻三径乐,
早得一身闲。
氵虢氵虢循除水,
林林夹屋山。
伤心白云际,
遗迹尚班班。
这首诗描绘了在苔湖上的一种静谧生活,诗人深居于万竹之间,独自寻求那三条小径的乐趣,早已获得了身心的闲适。水流潺潺,林木环抱着房舍,山峦相依。虽然白云在天际飘荡,令人伤感,但那些留下的痕迹却依然清晰可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戴复古,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生活的理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们追求隐逸生活的风气。诗人通过对苔湖与竹林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中追求内心平和的情感需求。
这首《挽沙溪项公苔湖居士》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宁静、恬淡的生活场景。诗人在苔湖之上,深居于万竹之间,自寻乐趣,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中“自寻三径乐,早得一身闲”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自得其乐的态度。这样的生活不仅仅是对外界的逃避,更是一种内心的追求。
“氵虢氵虢循除水,林林夹屋山”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自然图景,水流声和青翠的林木相映成趣,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画面感。同时,这种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最后,“伤心白云际,遗迹尚班班”表达了诗人在面对自然的变化时,内心难免产生的惆怅与感伤。尽管生活在如此美好的环境中,时光的流逝与记忆的模糊总会让人感到无奈。整体而言,这首诗以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深刻而富有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自寻三径乐”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氵虢氵虢循除水”中,水声的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本诗与陶渊明的《饮酒》进行对比,两者均描绘隐逸生活,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但戴复古的诗更加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惆怅,而陶渊明则更多地体现出对自然的直接赞美和对官场的厌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