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2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8:52
我闻美玉地所秘,出为世用自有时。
譬犹景星与庆云,千载往往一见之。
君家玉璧岂无说,凿山得石夸瑰奇。
岂惟苍翠实相似,温润清越璠璵姿。
细看高广类墙壁,以璧名之故其宜。
剜劖不已石无尽,此窟未易窥藩篱。
作堂正在佳绝处,下视海岳如城池。
钱塘雪浪涌澎湃,天竺烟岫纷参差。
君于其间日成趣,长篇短句挥蛟螭。
乃知地灵不爱宝,要令景物求新诗。
顾我与君无半面,牵帅阿咸难固辞。
沽哉沽哉吾与玉,它年相见期相知。
我听说美玉的秘密在于它的出处,适时出世方可为人所用。就像那天上的景星和庆云,千年难得一见。君家的玉璧难道没有美好的传说吗?凿山取石,实在是夸耀其瑰丽奇特。岂止是苍翠的颜色相似,温润而清越的璠璵姿态更是惹人喜爱。细看高大宽广的石壁,确实像墙壁一样,称之为璧也是极为合适。剜凿不断,石头似乎无穷无尽,这窟洞也不容易窥见其边界。修建的堂屋正好位于绝佳之处,俯视海岳如同城池一般。钱塘的雪浪涌动澎湃,天竺的烟岫层层叠叠。君在这其中,每日都能寻得趣味,长篇短句随意挥洒。由此可知,地灵并不爱珍宝,只是希望风景和事物能不断创造新诗。可惜我和君无缘相见,牵挂着阿咸难以固辞。喝呀喝呀,愿我与玉在他年相见时相知。
王之道,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对美的追求,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作于诗人游览友人所在的美玉之地,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价值而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对友人的思念。
《含山令尹章邦基即其所居剜山得石嵌空乃作堂》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美丽与神秘的自然景观,诗人在其中感受到的美好情感贯穿始终。诗的开头通过美玉的隐秘与珍贵,隐喻了自然景观的独特与不可多得。接着,以景星和庆云作比,强调了这一美丽景象的稀有性,仿佛在告诉读者,真正的美丽并非随处可见。
诗中“君家玉璧岂无说,凿山得石夸瑰奇”一句,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友人的居所不仅是自然的产物,更是文化与艺术的结晶。诗人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对友人的才华表示敬仰。
“作堂正在佳绝处,下视海岳如城池”,这一句通过俯视的视角,展现出宏伟的自然景观,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景色融为一体,表达出一种高远的情怀。最后,诗人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情与对未来相见的期待,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美丽景物的描绘与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友谊的赞美与珍惜,展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诗中“剜劖不已石无尽”主要表现了什么?
A. 自然的无限可能
B. 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C. 对美玉的赞美
D. 生活的苦恼
诗中“钱塘雪浪涌澎湃”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宁静的湖面
B. 波涛汹涌的海洋
C. 高山流水的情境
D. 夕阳西下的美景
本诗主要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忧伤
B. 愉悦
C. 怀旧
D.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