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0:12
折杨柳,烦纤手。金黄细缕牵春愁,送客年年汴河口。汴水明,杨柳青。此时伤心无限情,同心结就孤舟行。折杨柳,君知否?有书莫寄双鲤鱼,一度春风一回首。
折下杨柳,烦扰的手指轻柔地触碰。细细金黄的柳条牵动着春天的愁绪,每年在汴河口送别朋友。汴水清澈,杨柳青翠。这时的伤感情怀无尽无休,心中情结如同孤舟漂泊。折下杨柳,你可知道?有书信也不要寄去双鲤鱼,春风一度,回首已是千般惆怅。
文质是元代的一位诗人,具体生平资料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风情与个人情感。元代诗歌多以抒情为主,风格清新婉约。
《折杨柳》创作于春日,正值离别之际,诗人通过折柳的行为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离别的伤感。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离别相联系,折柳送别的习俗由来已久。
《折杨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的愁绪与无奈。诗的开头以“折杨柳,烦纤手”引入,简洁而生动,迅速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柳条的金黄与春愁形成对比,既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又隐含了离愁别绪。
接着,诗人提到“送客年年汴河口”,表达了每年在同一地点送别朋友的情景,反复的离别让人感到无尽的伤感。汴水与杨柳的描写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离愁,水清柳绿的画面中夹杂着伤心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
后半部分“同心结就孤舟行”则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尽管身处孤舟,但心中情感依然相连。最后的“有书莫寄双鲤鱼”一语,既是一种告诫,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与离别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春日的美好与离别的苦涩,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离别的哀伤。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日的离别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传达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诗中提到的“汴河口”象征什么?
A. 离别的地方
B. 友人的故乡
C. 春天的开始
“折杨柳”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A. 迎接朋友
B. 表达思念
C. 享受春天
诗中的“同心结就孤舟行”表现了什么?
A. 友情的坚固
B. 离别的无奈
C. 孤独的旅程
答案:
与李白的《送友人》相比,两者都表达了离别的伤感,但《折杨柳》更注重于自然景物与情感的结合,体现出细腻的情感描写,而《送友人》则更显豪放,展现了对友人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