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4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3:23
早春有感
作者: 郑刚中 〔宋代〕
带烟构外阴晴好,
趁暖花苞日夜肥。
有宅一区园十亩,
不知天遣几时归。
在烟雾缭绕的外面,天气阴晴不定,但春意盎然;
趁着温暖的春阳,花苞日日渐肥硕。
有一块十亩的园林,不知上天安排我何时才能归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绘早春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郑刚中,字廷秀,号子高,宋代诗人,出生于江西,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早春时节,正值万物复苏、春暖花开之际,诗人借此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
《早春有感》是郑刚中的一首描写早春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首句“带烟构外阴晴好”描绘了一个朦胧而变化的春日景象,烟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而又美好的感觉。诗人通过这种景象,似乎在暗示春天的变化与不确定性。
第二句“趁暖花苞日夜肥”则进一步表现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花苞在温暖的阳光下渐渐丰满,象征着希望与生长。这种对生长过程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观察。
末尾两句“有宅一区园十亩,不知天遣几时归”则引入了诗人的思考与感慨。诗人拥有一块十亩的园林,但却感到对归属的迷茫,不知天意何时安排自己回归。这种情感的转变,表现了人对自然的依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有自然的美,又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此诗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等修辞手法。诗人通过“带烟”与“阴晴好”的对比,表现出春天的多变与美好,形成鲜明的对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命运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带烟构外”的“带烟”指的是:
A. 烟雾弥漫
B. 瓦房
C. 暴风雨
D. 阳光明媚
诗人对归属感的迷茫体现在:
A. 只想游玩
B. 不知天遣几时归
C. 喜欢春天
D. 种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郑刚中的《早春有感》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王安石的诗更加注重行旅的感受,而郑刚中的诗则更侧重于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归属的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