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1:28
送郑刚中赴江东参议
作者:张镃〔宋代〕
去程遥指石头城,
秋与钟山老气清。
紬绎蓬峦曾正字,
参陪莲幕试论兵。
时平得计甘微禄,
学古无心急近荣。
君岂江淮久游客,
归来矍铄上承明。
这首诗描写了送别郑刚中的情景,开头提到远行的方向指向石头城,秋天的钟山显得格外清新。接着提到曾经在蓬峦之中学习正字,和朋友一起在莲幕之下讨论军事。作者表示在这个和平的时代,得到微薄的俸禄也是甘愿的,自己学习古代文化并无急于追求荣华之心。最后提到郑刚中并不是江淮一带的常客,希望他归来时神采奕奕,能在明朝再展宏图。
张镃,字宥之,号隐庵,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诗词见长,作品常反映社会风貌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写于张镃送别朋友郑刚中赴江东担任参议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及对时代的思考。
《送郑刚中赴江东参议》是一首表现友情与理想的送别诗,透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首联以“去程遥指石头城”开篇,直指目的地,给人以清晰的空间感,同时也暗示着离别的惆怅。接下来,诗人通过对“秋与钟山老气清”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表现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在中间两联中,诗人运用“紬绎蓬峦曾正字,参陪莲幕试论兵”的灵动描写,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与军事的关注。诗人在此表露出一种宁静的心态,面对和平的时代,他甘愿接受微薄的俸禄,不急于追求荣华,反映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君岂江淮久游客,归来矍铄上承明”则表达了对郑刚中的期待,愿他在外游历的同时,能够将学识带回,承接明朝的光辉。全诗在结构上严谨,意象清晰,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关怀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期许,在友谊与理想之间寻找平衡。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是宁静而淡泊的,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石头城”是指哪个城市?
诗人对郑刚中的期望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微禄”指的是什么?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对未来的展望与感慨,而张镃的这首诗则更多地反映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时代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