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5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0:25
千山似笋怜渠瘦,一水如蓝对我寒。今日看来心未静,画将归去静时看。
这首诗描绘了千山如同竹笋般挺立,令我怜惜你的瘦弱;一条水流如同蓝色的绸缎,面对我显得寒冷。今天经过这里,心中却无法平静,等到画卷归去时,我才能静下心来欣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未直接涉及典故,但“千山似笋”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山川的描绘有着密切关系,山被视为坚韧不拔的象征,竹笋则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作者介绍:
郑刚中(生卒年不详),字子荣,号松隐,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常以细腻的笔触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一个旅途中,诗人面临自然景观的震撼,结合自身情感的波动,写下此诗。诗中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和环境的深刻感悟。
《移司道中四绝 其三》是一首极具画面感和情感深度的诗。诗人通过对千山与流水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忧虑与对自然的反思。开头的“千山似笋怜渠瘦”,以生动的比喻塑造出雄伟的山峦,和诗人对某种情感的关切,似乎在暗示他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思考。接着“一水如蓝对我寒”,水的清澈与寒冷让人感受到一种孤寂与冷漠,这种对比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最后两句“今日看来心未静,画将归去静时看”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意识到当下的波动无法让自己平静,或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才能真正体会到眼前的美好。这不仅是对景色的留恋,也暗示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期待。整首诗既有自然景观的描写,又融入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与对内心情感的反思,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在繁忙生活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将千山比作什么?
A. 竹笋
B. 花朵
C. 大海
答案: A
诗中“今日看来心未静”的意思是?
A. 心情非常愉快
B. 无法平静欣赏美景
C. 感到非常疲惫
答案: B
“一水如蓝”中的“蓝”指的是什么?
A. 蓝色的天空
B. 清澈的水面
C. 蓝色的花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通过对山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郑刚中的诗则更多地融入了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了对美景的欣赏与对生活的思考,二者在主题上虽有相通之处,但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
通过这些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移司道中四绝 其三》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