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1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3:26
南还舟中寄袁太祝
孟浩然 〔唐代〕
沿溯非便习,风波厌苦辛。
忽闻迁谷鸟,来报五陵春。
岭北回征帆,巴东问故人。
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归乡的艰难与对故人的思念。诗的开头提到,沿着江河逆流而上并不容易,风波让人感到厌倦与痛苦。忽然听到迁徙的鸟儿在鸣叫,它们好像在告诉我五陵的春天已经来临。诗人在北岭上回望征帆,途中经过巴东时询问老朋友的近况。最后,诗人感叹桃源何在,自己在游子的路上正迷失方向。
作者介绍: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安徽人,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与王维齐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南归途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归属感的渴望,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归乡途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表达了他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开头两句“沿溯非便习,风波厌苦辛”直接传达了旅行的艰辛,诗人面对风波和逆流感到疲惫,这种艰难的旅程在一定程度上象征了人生的困境。接下来的“忽闻迁谷鸟,来报五陵春”,则是通过鸟儿的鸣叫引入春天的气息,象征着希望与生机,使得整首诗的情感从困苦转向了温暖的思念与期待。
“岭北回征帆,巴东问故人”一联则表现出诗人虽然身处旅途,但内心仍然挂念着故人,体现了深厚的人际情感。最后的“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则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游子在陌生环境中的迷茫与不安,这种情感在古代游子身上尤为常见。
综合来看,诗人在描绘自然与人情的交织中,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深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将鸟声比作春天的到来)、拟人(鸟儿来报春)、对仗(岭北与巴东)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具韵律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归乡路上的艰辛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以及在旅途中的迷茫与困惑。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迁谷鸟”象征什么?
A. 秋天的来临
B. 春天的到来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诗人在哪个地方询问故人的近况?
A. 五陵
B. 桃源
C. 巴东
D. 岭北
诗中的“游子正迷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故乡的依恋
B. 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C. 对未来的迷茫
D. 对旅途的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