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僧广实三首

《和僧广实三首》

时间: 2025-05-07 18:42:42

诗句

曾向高安见大愚,迢迢一路彻天衢。

而今到处无些事,困睡饥餐得自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42:42

和僧广实三首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曾向高安见大愚,
迢迢一路彻天衢。
而今到处无些事,
困睡饥餐得自如。


白话文翻译:

曾经在高安见到一个大愚者,
如今我走了一条漫长的路,直通天际。
而今到处没有任何事情,
我饥肠辘辘,却能自得其乐。


注释:

  • 高安: 高安是指江西省的一个地方,诗人曾在此见到一个愚笨的人。
  • 大愚: 形容一个心智简单的人。
  • 迢迢: 形容路途遥远。
  • 彻天衢: 指通往天际的大路,象征着人生的旅途。
  • 困睡饥餐: 指疲乏困倦、饥饿进餐的状态,形容生活的平淡。

典故解析:

  • 此诗中提到的“大愚”,可能暗指某种对世俗的无知与简单,体现了诗人对智慧与愚昧的思考。
  • “迢迢一路”可以理解为人生的旅程,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字子道,号天台,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本诗成作的时代背景是宋代,社会相对安定,文人多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我反省,诗人通过与僧人的交流,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看似表达了一种随意的生活状态,实际上却蕴含着对人生智慧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回忆曾经在高安见到的“大愚”,揭示了对智慧和愚昧的对比。在“迢迢一路彻天衢”的描写中,长途跋涉的艰辛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漫长与不易。在无所事事的状态中,诗人感受到困倦与饥饿,却也能享受这种简单的生活。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人生不必追求过于繁华与复杂的事物,反而应该在简单中找到自我满足与快乐。

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尤其是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诗中的这种恬淡与淡然,给人以深思与启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曾向高安见大愚: 诗人回忆起在高安遇到一个心智简单的人,暗示对愚昧的思考。
  2. 迢迢一路彻天衢: 描述自己漫长的旅途,象征着人生的长路与艰辛。
  3. 而今到处无些事: 现如今四处无事,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4. 困睡饥餐得自如: 即使困倦饥饿也能自得其乐,体现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修辞手法:

  • 对仗: “困睡饥餐”与“得自如”形成了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 “迢迢一路”比喻人生的旅途,表达了人生的漫长与不易。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愚昧与智慧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高安: 象征着过往的经历与智慧的启迪。
  2. 大愚: 代表愚昧与无知的状态。
  3. 迢迢: 表达了旅途的艰辛,象征人生的漫长。
  4. 困睡饥餐: 描绘了生活的平淡状态,象征内心的满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大愚”指的是什么?

    • A. 聪明的人
    • B. 心智简单的人
    • C. 忙碌的人
    • D. 富有的人
  2. 诗句“迢迢一路彻天衢”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旅行的快乐
    • B. 人生的漫长与艰辛
    • C. 生活的丰富
    • D. 朋友的陪伴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归园田居》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王之道的《和僧广实三首》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但王之道更侧重于对智慧与愚昧的思考,而陶渊明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归属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王之道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须题景德寺吉祥讲僧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兰 画竹枝扇 李尚书挽词二首 送杨辩青州司理 送石昌言学士 史尉还乌程 三月十四日汝州梦 拟水西寺东峰亭九咏·古壁苔 依韵和石昌言学士求鼠须笔之什鼠须鼠尾者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伊蒲供 包含粜的词语有哪些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包含陆的成语 恤荒 包含绩的词语有哪些 支字旁的字 头上末下 皿字底的字 自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代偿 感慨激昂 鬯字旁的字 一呵而就 沃漏 包含蓝的成语 小册子 续鹜短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