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早发橐皋

《早发橐皋》

时间: 2025-04-26 06:26:42

诗句

春秋遗迹旧山川,鲁破吴亡久寂然。

恰到前年征战处,数间茅屋起炊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6:42

原文展示:

早发橐皋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春秋遗迹旧山川,
鲁破吴亡久寂然。
恰到前年征战处,
数间茅屋起炊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秋时期的历史遗迹,昔日鲁国的覆灭和吴国的亡国,留下的只是静默的山川。正好在前年的战斗地点,几间茅屋冒起了炊烟,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注释:

字词注释:

  • 春秋:指春秋时期,历史上鲁国与吴国的纷争。
  • 遗迹:留下的痕迹、遗留物。
  • 寂然:宁静、寂静。
  • 炊烟:指屋内生火做饭时冒出的烟。

典故解析:

  • 鲁破吴亡:指的是春秋时期鲁国的衰亡和吴国的灭亡,这些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动荡与战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其诗作见称,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感悟。

创作背景:

《早发橐皋》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描写历史遗迹,表达对战争的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早发橐皋》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的诗。诗的开头,作者提到“春秋遗迹旧山川”,这句既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过往历史的深刻思考。接下来的“鲁破吴亡久寂然”,则通过对鲁国和吴国衰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令人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无奈与悲伤。

而在结尾的“数间茅屋起炊烟”中,诗人似乎在对比历史的残酷与现实的宁静,茅屋的炊烟成为生机的象征,也暗示着在历史的伤痕之上,人们依然在努力生活。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秋遗迹旧山川:春秋时期留下的历史遗迹,仍存于旧山川之间,体现了时间的流逝。
  2. 鲁破吴亡久寂然:鲁国的灭亡和吴国的覆灭,长久以来只剩下寂静,反映了历史的惨淡。
  3. 恰到前年征战处:正好是去年战斗的地方,暗示诗人身处的环境与历史息息相关。
  4. 数间茅屋起炊烟:几间茅屋中升起炊烟,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尽管历史惨淡,人们依旧在生活。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鲁破吴亡”与“春秋遗迹”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茅屋和炊烟象征着生活的延续和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描绘,表现了对战争的反思、对历史的沉思以及对生活的珍惜,传达出一种时光流逝中的安宁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秋:象征历史的悠久与复杂。
  • 遗迹:代表过去的记忆与教训。
  • 茅屋:象征着生活的简单与坚韧。
  • 炊烟:象征着生活的气息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历史遗迹主要指哪一时期?

    • A) 唐代
    • B) 春秋
    • C) 汉代
  2. “鲁破吴亡”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事件?

    • A) 两国的和平
    • B) 两国的战争与灭亡
    • C) 两国的合作
  3. 诗中“数间茅屋起炊烟”象征着什么?

    • A) 战争的继续
    • B) 生活的希望
    • C) 历史的遗忘

答案:

  1. B) 春秋
  2. B) 两国的战争与灭亡
  3. B) 生活的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早发白帝城》与《早发橐皋》同属早发主题,前者表现了对旅途的向往与自然的欣赏,后者则更加注重历史的沉思与对现实的反思,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区别。

参考资料:

  • 诗词集《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默侄之官襄阳两诗以送之 其二 题淮阴祠 和张荆州所寄 其五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有怀安国 过高台寺 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 送八兄 送李新州 过长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弋字旁的字 跨世 西字头的字 逐字逐句 泰结尾的成语 善眉善眼 瘗玉埋香 倚翠偎红 不拘小节 建之底的字 扛大梁 地物 戴面 尣字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干戈满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