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2:3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2:38:33
家居每思出,出亦无与游。
江山岂不佳,乃复生我愁。
不如适近村,家家业农畴。
深巷鸣鸡犬,长陂下羊牛。
枣熟稻当获,桑落酒可篘。
宁无宾祭须,柿栗良易求。
医翁日过门,得药疾自瘳。
婚嫁不出村,百世加绸缪。
我来每绝叹,恨不终岁留。
人生正应尔,底事须王侯!
我在家中时常思念外出,外出时却没有人可以游玩。江山的美景难道不美好吗?却反而让我生愁。不如就住在附近的村庄,家家户户都在耕作农田。深巷里传来鸡鸣犬吠,长坡下有羊和牛在吃草。枣子熟了,稻子也快要收获,桑树上落下的果实可以酿酒。村中没有客人祭祀的需要,柿子和栗子也容易寻得。医者常常上门来,得了药病也能痊愈。婚嫁不必走出村庄,世代都能安稳。我每次来到这里都感慨不已,恨不得能在此长久停留。人生本应如此,何必追求王侯的地位呢?
作者介绍: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对国家的关心而闻名,尤其善于描绘自然和乡村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的厌倦。在经历了许多政治失意和人生起伏后,陆游更加珍视宁静的乡村生活。
《近村》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的开头,诗人先描述了自己在家中思念外出,但外出时又感到无伴可游的孤独。接着,诗人用“江山岂不佳,乃复生我愁”来表达即便自然景色优美,内心却充满了愁苦。这种情感的矛盾,使得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
随后,诗人转而描绘理想中的乡村生活,细腻地描绘了村庄的宁静和自然的美好。诗中提到的“深巷鸣鸡犬”,体现了乡村的生机与活力,而“枣熟稻当获,桑落酒可篘”则展现了农民的丰收与乐趣。无论是鸡犬相鸣的日常,还是丰收后的喜悦,都是诗人心目中理想的生活状态。
最后,诗人感慨“人生正应尔,底事须王侯”,表现了对权势的淡然与对简单生活的追求。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思索,也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传达出一种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权势的无奈与冷淡。揭示了人们在繁华与宁静之间的选择,强调人生的价值应在于内心的满足与安宁,而非外在的荣华富贵。
诗词测试:
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态度是:
A. 热爱
B. 厌倦
C. 追求
D. 无所谓
诗中提到的“深巷鸣鸡犬”主要描绘的是:
A. 村庄的繁华
B. 乡村的宁静生活
C. 城市的喧嚣
D. 自然的荒凉
诗的最后一句“底事须王侯”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王侯的崇拜
B. 对权势的渴望
C. 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D. 对人生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