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5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53:49
辟尘当以犀,濯缨当以水。
龟堂一炷香,世念去如洗。
人生天地间,太仓一稊米。
哀哉不自悟,役役以至死!
孰能从我游,趺坐燔柏子。
夜半清磬声,悠然从定起。
清理尘世的烦恼应像犀牛一样坚定,浸洗衣缨则要用水流。
在龟堂中点一炷香,世间的思念如同被洗净一样。
人生在天地之间,犹如太仓里的稻米那样微不足道。
真是可悲啊,自己却毫无觉悟,辛辛苦苦直到死去!
谁能与我一起游玩,坐在燃烧柏木的地方。
午夜时分,清脆的磬声响起,我悠然从沉静中苏醒。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词人。他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作品多以抒发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与反思著称,风格豪放激昂,语言简练优美。
这首诗是陆游在晚年所作,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劳碌无意义的忧虑,同时也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呈现出陆游深刻的哲理思考与对人生的反省。开头便以“辟尘当以犀,濯缨当以水”引入,强调清理心灵与外在的烦恼,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接着,诗人以“人生天地间,太仓一稊米”比喻人生的渺小,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感慨,令人深思。诗中“哀哉不自悟,役役以至死”的句子更是直接揭示了人们在忙碌生活中常常迷失自我,直到生命尽头仍未能觉悟的悲剧。
而后,诗人引入“孰能从我游”的提问,寄托了他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望,表达了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最后,“夜半清磬声,悠然从定起”则揭示了在宁静中获得内心的觉醒和启迪。整首诗以清雅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相结合,展示了陆游作为一位诗人的高超技艺和深邃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反映了对世俗繁忙的批判,强调追求内心宁静的重要性,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望与对理想生活的追寻。
“辟尘当以犀”中的“犀”象征什么?
诗中“太仓一稊米”比喻什么?
“夜半清磬声”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陆游与苏轼的诗作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陆游更侧重于对世俗的放下与内心的追求,而苏轼则常带有对人生无常的洒脱与豁达。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前者更显沉重,后者则更加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