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3:20
《鹊桥仙》
作者: 袁去华 〔宋代〕
明眸皓齿,丰肌秀骨,浑是揉花碎玉。
十分心事有谁知,暗恼得愁红怨绿。
残云断雨,不期而会,也要天来大福。
若还虚度可怜宵,便做下来生不足。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子,她有着明亮的眼睛和洁白的牙齿,丰腴的肌肤和秀美的骨架,宛如揉成的花瓣和碎玉。这位女子心中有着许多隐秘的忧虑,然而又有谁能理解她的心思呢?她感到心中愤懑,有些怨恨。即使在残云断雨之际,偶然的相遇也能带来意外的幸福。如果再虚度那些可怜的夜晚,那就只能期待来生的不足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鹊桥仙”本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桥梁,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坚贞。诗中提到的“天来大福”意在寄托对幸福爱情的期盼。
作者介绍:
袁去华,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在宋代词坛上占有一席之地,风格细腻,感情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春秋交替之际,正值桃花盛开之时,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士人风雅生活的追求。
《鹊桥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心事,开篇便以“明眸皓齿,丰肌秀骨”勾勒出她的美貌,展现出一种典雅的气质。接着,词人通过“十分心事有谁知”表达了内心的孤独,隐喻了爱情的复杂与无奈。尤其是“暗恼得愁红怨绿”,将女子内心的愁苦与情愫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同身受。
在意象方面,“残云断雨”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象征着人生的不如意,而“天来大福”则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结尾处提到“若还虚度可怜宵”,对时间的流逝充满了感慨,体现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既有比喻,又有对仗,展现了词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情感的敏锐捕捉。无论是从意象、情感还是结构来看,这首词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展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强调了珍惜时光与情感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明眸皓齿”指的是:
A. 眼睛明亮,牙齿洁白
B. 眉毛修长,脸庞白皙
C. 身材纤细,气质优雅
诗中提到的“愁红怨绿”指的是:
A. 春天的景象
B. 感情的复杂
C. 自然的变化
“若还虚度可怜宵”的意思是:
A. 期待美好时光
B. 感叹时间的流逝
C. 渴望再次相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袁去华的《鹊桥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女性的内心情感,但袁的词更加注重对美的描绘与内心的愁苦,而李的词则更侧重于对思念的细腻表达。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鹊桥仙》的详细解析与内容生成,希望对你理解这首词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