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4:00
题广信寺
作者:张乔 〔唐代〕
亭北敞灵溪,林梢与槛齐。
野云来影远,沙鸟去行低。
晚渡明村火,晴山响郡鼙。
思乡值摇落,赖不有猿啼。
这首诗描绘了广信寺周围的自然风光与诗人的思乡情怀。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寺院北边宽阔的灵溪,林梢的高度与栏杆平齐,展现出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接着,野外的云彩和沙鸥在空中低飞,远远地映衬出一片悠远的意境。诗的后半部分提到傍晚时分渡船经过明亮的村庄,山间响起郡城的鼓声。最后,诗人感慨在这个摇曳的季节,思乡之情涌上心头,却听不到猿猴的悲啼,令情感愈发深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猿啼”常被用来表达思乡之情,源于古代诗人常用猿猴的啼叫来引发乡愁。
作者介绍:
张乔,唐代诗人,字子乔,生于晚唐时期,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写山水和乡愁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旅居他乡时,随着秋季的到来,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愈发强烈,借助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题广信寺》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思乡情感的诗作,张乔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广信寺周围的宁静与美丽。诗的开头描写亭北的灵溪,溪水清澈,林梢高耸,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接着,诗人用“野云来影远,沙鸟去行低”描绘了远处的云彩和飞翔的小鸟,营造出一种悠远的境界。这样的意象不仅美丽,还富有哲理,仿佛在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宁静。
后半部分的“晚渡明村火”则引入了人间烟火气,诗人通过灯火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暖而亲切的氛围,仿佛能感受到村庄的生活气息。这一细节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尤其“思乡值摇落,赖不有猿啼”一句,表达了在这个颇具秋意的季节,思乡之情愈发强烈,但却没有猿声的陪伴,增加了孤独感。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与人间烟火,表达了诗人深厚的思乡之情,展现了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与孤独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灵溪”指的是:
A. 一条小河
B. 一条宽阔的溪流
C. 一片湖泊
D. 一条瀑布
“晚渡明村火”中“明村”具体指的是:
A. 明亮的村庄
B. 古老的村庄
C. 乡间的村庄
D. 远方的村庄
诗中提到的“猿啼”是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孤独与思乡
C. 喜悦
D. 迷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与《题广信寺》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但前者侧重夜晚的孤独与遥远,后者则通过白天的景象描绘自然之美与人间烟火的温暖。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反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