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浪淘沙 其一

《浪淘沙 其一》

时间: 2025-05-03 19:39:50

诗句

眉萼带愁描。

人过红桥。

花丝衫子木兰桡。

玉镜不知春色故,绿上裙腰。

村外酒旗招。

醉也无憀。

斜阳一抹葬寒潮。

料理花前双鬓雪,休待明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39:50

原文展示:

浪淘沙 其一
眉萼带愁描。人过红桥。花丝衫子木兰桡。玉镜不知春色故,绿上裙腰。村外酒旗招。醉也无憀。斜阳一抹葬寒潮。料理花前双鬓雪,休待明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愁眉苦脸的女子,走过红色的桥,身着花丝的衣衫,手持木兰桨。她的玉镜虽不知春色为何物,但她的裙腰依然是绿色的。村外的酒旗招展,纵使醉酒也无怨无悔。夕阳轻轻抹去寒潮的痕迹,诗人细心料理花前的白发,似乎在说不必等到明天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眉萼:指眉毛与花瓣,借喻女子的愁苦。
  • 红桥:红色的桥,象征着美好的情感或往昔的回忆。
  • 花丝衫子:花纹的衣服,表现女子的美丽。
  • 木兰桡:木兰树的桨,象征着春意。
  • 玉镜:比喻女子的面容,反映她的心境。
  • 酒旗招:村外酒旗飘动,暗示饮酒的愉悦与醉意。
  • 葬寒潮:夕阳的余晖似乎要抚平寒冷的潮流。
  • 双鬓雪:形容头发变白,暗示年华已逝。

典故解析:

  • 春色:常用来形容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 斜阳:古诗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乔大壮是近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和富有情感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愁苦与美好交织的时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青春的眷恋,生动地描绘了春日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忧伤而又美丽的情感。开篇“眉萼带愁描”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愁苦的氛围,诗中的女子似乎沉浸在某种难以言说的情感之中。紧接着,诗人用“人过红桥”将情景与情感结合,红桥象征着美好的往昔或期望,女子的愁苦与红桥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一种失落感。

诗中提到的“玉镜不知春色故”,则进一步加深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迷茫,镜子映照出的不仅是她的容颜,更是她对春天的渴望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而“醉也无憀”则表现出对于酒的依赖与逃避,似乎是在寻找一种解脱。最后,“料理花前双鬓雪”展现出一种对过往的回忆与思考,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诗人希望珍惜当下,不再期待明天。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层次分明,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有对时光无情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眉萼带愁描:女子眉头微蹙,愁苦的情绪展现。
  2. 人过红桥:红桥是往昔美好的象征,暗示着过往的情感。
  3. 花丝衫子木兰桡: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与活力,手中的木兰桨象征着春天。
  4. 玉镜不知春色故:镜子映照出的既是她的容颜,也是内心的孤独。
  5. 绿上裙腰:象征着春天的生命力与美好。
  6. 村外酒旗招:酒旗招展,暗示着饮酒的乐趣与人间的温暖。
  7. 醉也无憀:即使醉酒,也不感到遗憾,表现一种洒脱的态度。
  8. 斜阳一抹葬寒潮:夕阳的余晖抚平了寒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温暖的到来。
  9. 料理花前双鬓雪:诗人细心呵护眼前的美好,感叹白发的惆怅。
  10. 休待明朝:提醒自己珍惜当下,不要再期待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镜”比喻女子的容颜。
  • 对仗:如“醉也无憀”与“料理花前”,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将春色与寒潮赋予了情感,使自然更具人性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女子的描写,传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美好的珍惜。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无情的反思与对当下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红桥:象征着美好的记忆与情感。
  2. 花丝衫:代表青春的美丽与活力。
  3. 玉镜:象征自我认知与内心的孤独。
  4. 酒旗:传达欢乐与生活的温暖。
  5.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6. 双鬓雪:暗示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眉萼带愁描”中的“眉萼”指什么? A) 眉毛与花瓣
    B) 眼眸与唇瓣
    C) 头发与耳垂

  2. 诗中的“红桥”象征什么? A) 美好的情感
    B) 失去的财富
    C) 忘却的时光

  3. “醉也无憀”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绝望
    B) 洒脱
    C) 忧伤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女性的愁苦与对过往的怀念,但更侧重于内心的细腻情感。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情感更加激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选》

相关查询

主之约诗,用宇文韵 与姜羽仪诗 至正庚子重阳后五日,再饮谢履斋光漾亭,履 感时一首 八月五日,偕钱唐王现、海昌李勋、大梁滑人 答倪生德中来韵 送谢太守 寄沈秋渊四绝句 小香 绿阴亭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玉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捐躯殉国 鱼釜尘甑 出击 蛇蛍 独鹤鸡群 谜团 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停传常满 丿字旁的字 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遭逢时会 冠鸡佩猳 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舌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运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