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1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3:16
听说西方无量乐。娑婆已悔从前错。佛号自呼还自讷。思量着。惟心净土谁云隔。一贯由来双五百。婴儿谩把空拳吓。拟议不来遭一掴。诸禅客。凡情圣解曾销铄。
听说西方有无尽的快乐,而娑婆世界已经后悔过去的错误。佛号自我呼唤,却又显得口齿不清。思索着,心净土到底有谁能说是隔绝的。从古至今,轮回中有双五百的生死。婴儿随意用空拳去吓唬,而讨论的议题却无法达成共识,最终遭受一记耳光。诸多禅客,凡人的情感与圣人的理解曾经是多么的模糊不清。
梵琦是元代的一位诗人,活跃于当时的文人圈中。他的诗风常常融入佛教思想,作品中流露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心灵净化的追求。
《渔家傲》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佛教理念的深入思考,表达了对生死轮回的感悟以及对人心的无常与迷惑的反思。
这首诗以西方极乐世界的无量乐为引子,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首句“听说西方无量乐”直接引入主题,表达对极乐境界的向往。接下来的“娑婆已悔从前错”则透露出对现世的失落感,似乎在反思人们对生死的误解与执迷。诗中多次提及心灵的状态,尤其是“惟心净土谁云隔”,强调内心的净化与觉悟。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练而富有哲理,尤其是“婴儿谩把空拳吓”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人们的幼稚和无知。结尾提到的“凡情圣解曾销铄”,则为整首诗画上了一个感叹的句点,表达了对凡人与圣人之间心灵状态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探讨了生死轮回与心灵净化的问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极乐世界的渴望和对现世迷惑的反思。
“西方无量乐”中的“西方”指的是哪里?
“婴儿谩把空拳吓”中“婴儿”比喻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