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3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37:16
岳阳楼
作者: 高濲 〔明代〕
巴陵城上岳阳楼,楼外长江日夜流。
残雨数峰衡岳晓,暮云孤树洞庭秋。
仙人夜奏沙边笛,估客春移树杪舟。
十二危阑闲极目,满汀杨柳不胜愁。
在巴陵城的岳阳楼上,楼外长江奔流不息。
清晨的残雨中,几座衡山的山峰若隐若现;
黄昏时分,孤零的树木映衬着洞庭湖的秋意。
夜晚,仙人似乎在沙滩边吹奏着笛子,
而春天的商人则在树梢下摇橹划船。
我站在十二级危阑上,闲适地眺望远方,
满江的杨柳让我心中无尽愁绪。
作者介绍:高濲,明代诗人,生于湖南,擅长描绘山水,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岳阳楼上,受自然景色与历史人文的启发,表达了诗人对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岳阳楼》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山水诗,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与人文情怀。诗的开头通过“巴陵城上岳阳楼”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高远的空间感。长江的描写,既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昭示了时间的流逝。接着,残雨中的衡岳和暮云孤树,犹如一幅淡雅的山水画,渗透出秋天的萧瑟与诗人的孤独情怀。
“仙人夜奏沙边笛”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文结合,给人以超脱的感觉,似乎在暗示着诗人渴望逃离世俗纷扰的心情。而“估客春移树杪舟”,则引入了商人的生活,营造出一种世俗与自然相交织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最后“十二危阑闲极目,满汀杨柳不胜愁”一句,将情感升华,诗人站在高高的栏杆上,目光所及之处,满是柳影,愁绪涌上心头,展现了人们在自然与人生交织下的无奈与沉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岳阳楼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同时也渗透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愁苦,反映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生活无奈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岳阳楼位于哪个城市?
A. 长沙
B. 岳阳
C. 衡阳
答案:B
诗中提到的“仙人”是在做什么?
A. 唱歌
B. 吹笛
C. 跳舞
答案:B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愁绪?
A. 杨柳
B. 高楼
C. 江水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岳阳楼》和《滕王阁序》都是描绘名胜的佳作,但前者更注重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而后者则强调了历史感与豪情壮志。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