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与潘仲达二首

《与潘仲达二首》

时间: 2025-04-26 06:40:42

诗句

淮阳牡丹花,盛不数京洛。

姚黄一枝开,众艳气如削。

亭亭风尘表,独立朝万萼。

谁知临老眼,更复美葵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0:42

原文展示:

与潘仲达二首 张耒 〔宋代〕

淮阳牡丹花,盛不数京洛。 姚黄一枝开,众艳气如削。 亭亭风尘表,独立朝万萼。 谁知临老眼,更复美葵藿。

白话文翻译:

淮阳的牡丹花,盛开时不逊色于京洛。 姚黄一枝独放,其他花朵的艳丽仿佛被削减。 高高耸立在风尘之上,独自面对万千花萼。 谁知道到了老年,更加喜爱葵藿。

注释:

  • 淮阳:地名,今河南省淮阳县。
  • 京洛:指京城洛阳,古代著名的牡丹产地。
  • 姚黄:牡丹的一个品种,以黄色著称。
  • 众艳气如削:形容姚黄牡丹的美丽使得其他花朵相形见绌。
  • 亭亭:高耸的样子。
  • 风尘表:比喻高洁不染尘埃。
  • 朝万萼:面对众多的花朵。
  • 葵藿:葵花和藿香,比喻平凡而朴素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此诗可能是在淮阳任职期间所作,表达了对牡丹花的赞美以及对朴素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张耒在淮阳任职期间,观赏牡丹花时有感而发。诗中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向往,以及对晚年生活朴素之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淮阳牡丹花的描绘,展现了牡丹的独特魅力和高洁品质。诗中“姚黄一枝开,众艳气如削”一句,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姚黄牡丹的艳丽,使得其他花朵相形见绌。而“亭亭风尘表,独立朝万萼”则进一步强调了牡丹的高洁和独立,不染尘埃,面对万千花朵依然傲然挺立。最后两句“谁知临老眼,更复美葵藿”,表达了作者对晚年生活朴素之美的欣赏,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淮阳牡丹花,盛不数京洛。”:淮阳的牡丹花盛开时,其美丽不亚于京城洛阳的牡丹。
  2. “姚黄一枝开,众艳气如削。”:姚黄牡丹一枝独放,其他花朵的艳丽仿佛被削减。
  3. “亭亭风尘表,独立朝万萼。”:牡丹高高耸立在风尘之上,独自面对众多的花朵。
  4. “谁知临老眼,更复美葵藿。”:谁知道到了老年,更加喜爱葵藿这样的朴素事物。

修辞手法:

  • 比喻:“众艳气如削”用削减来形容其他花朵在姚黄牡丹面前的相形见绌。
  • 拟人:“亭亭风尘表,独立朝万萼”赋予牡丹高洁独立的品质。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牡丹花的赞美,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向往,以及对晚年生活朴素之美的欣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姚黄:牡丹的一个品种,象征着高贵和美丽。
  • 风尘表:比喻高洁不染尘埃的品质。
  • 葵藿:象征朴素和简单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姚黄”是指什么? A. 一种牡丹品种 B. 一种植物 C. 一种颜色 D. 一种食物

  2. 诗中的“风尘表”比喻什么? A. 高洁不染尘埃的品质 B. 风和尘土 C. 高耸的建筑 D. 风尘仆仆的样子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欣赏? A. 年轻时的美丽 B. 晚年生活的朴素之美 C. 繁华的都市生活 D. 自然风光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牡丹》:通过对牡丹的描绘,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对牡丹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对比:

  • 张耒的《与潘仲达二首》与王安石的《牡丹》都通过对牡丹的描绘,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向往,但张耒的诗更加强调了对晚年生活朴素之美的欣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张耒的生平和创作。

相关查询

自和前诗邻舟皆盐商 闻杜仪甫出台 大龙湫 赠万杉老秀痴翁二首 雪后暖 寄赵茂实大著二首 鹊桥仙 东池 观陆士龙作顾彦先妇答夫二首有感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阳彩 和璧隋珠 齿字旁的字 九漏 包含截的成语 虎口残生 夫贵妻荣 不亮 灰死 紫髯如戟 文字旁的字 包含费的词语有哪些 鳥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咳唾成珠 包含佼的词语有哪些 诛让 辰结尾的成语 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