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长女适郑示诗三章 其二

《长女适郑示诗三章 其二》

时间: 2025-05-10 04:02:05

诗句

翁家亦旧家,先泽余诗书。

婚媾定一言,道义为葭莩。

念昔鞠尔艰,失恃孩抱初。

幸逢后母怜,包含毛里如。

冠佩视男子,拱揖何与与。

清姿娇玉雪,十岁始裙裾。

虽异姑息情,珍同掌中珠。

令门得所托,相攸吾岂疏。

姑慈易为妇,和风蔼庭除。

尔第慎尔德,宜家复何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02:05

原文展示

翁家亦旧家,先泽余诗书。
婚媾定一言,道义为葭莩。
念昔鞠尔艰,失恃孩抱初。
幸逢后母怜,包含毛里如。
冠佩视男子,拱揖何与与。
清姿娇玉雪,十岁始裙裾。
虽异姑息情,珍同掌中珠。
令门得所托,相攸吾岂疏。
姑慈易为妇,和风蔼庭除。
尔第慎尔德,宜家复何虞。

白话文翻译

翁家是个有旧底蕴的家族,留下了诗书的传统。
婚姻的约定是由道义所决定,如同莩草般的清白。
回想过去抚养你时的艰难,失去依靠初生婴儿的日子。
幸好遇到了后母的怜爱,像毛里一样温暖包容。
你戴上冠佩,像男子一般,拱手礼仪又算什么呢?
你清丽的姿态如同雪一般,十岁时才开始穿裙子。
虽然与姑姑的情感有所不同,但珍贵如掌中珠。
令门能够得到所托,彼此之间又怎能疏远?
姑姑的慈爱易于做妻子,和风暖意在庭院中。
你要谨慎对待自己的品德,家庭生活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注释

  • 翁家:指的是诗人所提到的家族名,象征传统与文化积淀。
  • 婚媾:指婚姻的结合,强调道义的重要性。
  • 道义:指的是伦理道德,强调家庭责任和社会期待。
  • 鞠尔艰:抚养孩子的艰辛。
  • 后母:指继母,表达了后母的关爱和包容。
  • 冠佩:指佩戴的冠饰,象征着成年和身份的变化。
  • 清姿娇玉雪:形容女孩的美丽与纯洁。
  • 姑慈:指姑姑的慈爱,体现了家庭中的温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襄龙,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古诗为主,风格清新,常表达对家族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长女适郑示诗三章》创作于清代,适逢家族婚嫁之际,表达了对女儿婚姻的期望与祝福,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待和对家庭责任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女儿婚姻的期许与关爱。开篇便提到“翁家亦旧家,先泽余诗书”,从一开始就将家庭的传统文化与道德责任置于重要地位,强调了良好的家族背景对女性成长的重要性。

在描绘女儿的成长过程中,诗人以“念昔鞠尔艰”反思抚养的艰辛,同时表现出对后母的感激,展现了家庭中的爱与温暖。后半部分则通过对女儿美丽姿态的赞美和对她婚后生活的展望,表达了对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传统家族的敬仰,也有对女性独立人格的鼓励,体现了诗人对家庭、亲情及道德责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翁家亦旧家,先泽余诗书。”:表明家族的传统与文化背景。
  • “婚媾定一言,道义为葭莩。”:强调婚姻的道义和责任。
  • “念昔鞠尔艰,失恃孩抱初。”:回忆抚养女儿的不易。
  • “幸逢后母怜,包含毛里如。”:表达对后母关爱的感激。
  • “冠佩视男子,拱揖何与与。”:描绘女儿成年的仪态。
  • “清姿娇玉雪,十岁始裙裾。”:夸赞女儿的美丽与纯洁。
  • “虽异姑息情,珍同掌中珠。”:强调姑姑的爱与珍贵。
  • “令门得所托,相攸吾岂疏。”:看重家庭的信任与亲近。
  • “姑慈易为妇,和风蔼庭除。”:描绘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
  • “尔第慎尔德,宜家复何虞。”:告诫女儿要谨慎行事,期盼家庭幸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道义为葭莩”,将道义比作莩草,象征纯洁与坚韧。
  • 对仗:多处使用对仗手法,使诗歌更加工整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女儿婚姻的祝福,传达了对传统家庭观念的尊崇,同时也表达了对女性独立人格的鼓励,体现了亲情与道德责任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旧家:象征传统与文化的传承。
  • 诗书:代表知识与修养。
  • 后母:象征关爱与包容。
  • 冠佩:象征成年与身份的转变。
  • 清姿娇玉雪:象征女性的美丽与纯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翁家”指的是: A. 诗人家庭
    B. 诗人朋友
    C. 诗人老师
    D. 诗人邻居

  2. 在诗中,作者对后母的情感是: A. 愤怒
    B. 感激
    C. 忽视
    D. 嫉妒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 by 白居易:同样探讨了爱情与婚姻的主题。
  • 《静夜思》 by 李白:表达了对家庭和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程襄龙的诗更注重家庭责任和女性成长,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个人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提供关于清代诗人及其作品的详细分析。
  • 《古诗词鉴赏》:探讨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的书籍。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纥那曲 相和歌辞。采菱行 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窦时判度支案) 元日感怀 淮阴行 酬令狐相公见寄 重送浙西李相公顷廉问江南已经七载…领旧地新加旌旄 酬皇甫十少尹暮秋久雨喜晴有怀见示 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因令属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曰字旁的字 今古奇观 口字旁的字 护工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挽负 包含浪的词语有哪些 桃李春风 判若水火 山南海北 黄皮刮瘦 斤字旁的字 文艺批评 包含宇的成语 遐方绝壤 臼字旁的字 散寒 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