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0:59
临江仙引·上国
作者:柳永
上国。去客。停飞盖促离筵。
长安古道绵绵。见岸花啼露,对堤柳愁烟。
物情人意,向此触目,无处不凄然。
醉拥征骖犹伫立,盈盈泪眼相看。
况绣帏人静,更山馆春寒。
今宵怎向漏永,顿成两处孤眠。
上国的风光,去客的离愁,停下飞盖,匆匆离席。
长安的古道绵延不绝,看到岸边的花儿在露水中啼叫,对着堤岸的柳树愁苦的烟雾。
所有的物情人意,触目所及,无不令人凄凉。
醉意朦胧中,依然牵挂着征马伫立,泪眼盈盈相对。
况且绣帏内人静,山馆里春寒。
今夜如何面对漏水的钟声,竟然成了两处孤眠。
作者介绍
柳永(987-1053),字耆卿,号湘山,北宋著名词人。他是词风的开创者之一,以情感细腻、词句优美著称,尤其擅长抒发离愁别绪。他的词大多描写爱情、离别、思乡等主题,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
《临江仙引·上国》创作于柳永游历之际,反映了他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此时社会动荡,诗人常常在外流浪,内心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离别的无奈。
《临江仙引·上国》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离愁别绪的深重。诗中开篇即以“上国”、“去客”引出主题,暗示着主人公的离愁。长安古道的“绵绵”之感,带出了旅途的漫长与孤独,展现出一种无尽的思念。
接着,通过“见岸花啼露”、“对堤柳愁烟”等意象,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形成一种强烈的共鸣。花儿在露水中啼哭,柳树在烟雾中愁苦,这些意象不仅传达出离别的悲痛,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醉拥征骖犹伫立,盈盈泪眼相看”一句,极具画面感,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醉意与泪眼交织,令人感同身受。最后以“今宵怎向漏永,顿成两处孤眠”收尾,流露出对未来孤独的无奈与哀伤,整个诗歌在情感的起伏中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与惆怅。
逐句解析
上国。去客。停飞盖促离筵。
诗人抒发离别的愁苦,开篇便引入离愁背景。
长安古道绵绵。见岸花啼露,对堤柳愁烟。
描写长安的古道与自然景象,表现出离别的无尽与凄凉。
物情人意,向此触目,无处不凄然。
触目所及的景物,都能唤起心中的悲伤。
醉拥征骖犹伫立,盈盈泪眼相看。
描绘离别时的动情瞬间,醉意与泪水交织。
况绣帏人静,更山馆春寒。
温暖的室内与外界的寒冷形成对比,暗示内心的孤独。
今宵怎向漏永,顿成两处孤眠。
最后以对未来孤独的思考收束,愈加显得憔悴。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离别的描写,表现出深沉的思念与孤独。柳永在这首词中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离别时的痛苦和对故乡的思恋,情感真挚而动人。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上国”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人用什么意象来表现离愁?
“今宵怎向漏永”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