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5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50:59
夜泊仙居客舍
山寒虚籁接溪声,
暮雨连空翠几层。
寄榻若无千里梦,
便如云衲一孤僧。
在寒冷的山中,空灵的风声与溪水的声音交汇,
傍晚的细雨与空中重重叠叠的翠色相连。
在这寄宿的床榻上,似乎没有千里之外的梦,
就像那孤独的僧人,独自面对飘渺的云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探讨自然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常运用细腻的描写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夜宿于仙居的客舍,外面正下着暮雨,诗人感受到环境的寒冷与孤寂,借景抒情,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
《夜泊仙居客舍》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夜晚独自在客舍中所感受到的孤寂与思考。首句“山寒虚籁接溪声”将寒冷的山与溪水的声音结合,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凄清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夜晚的寒意与宁静。接着的“暮雨连空翠几层”,则通过描绘黄昏时的细雨与层层的青翠,渲染出一种朦胧的美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惘与沉思。
后两句则转向内心的反思,“寄榻若无千里梦”表达了对遥远理想的追求与无奈,似乎在暗示在这片刻的宁静中,诗人感受到一种空虚感,仿佛失去了理想的方向。最后一句“便如云衲一孤僧”,将自己的孤独与漂泊感与僧人相提并论,借此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孤独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孤独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深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孤独与理想,表现了诗人在外寄宿时的内心感受。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山寒虚籁接溪声”中“虚籁”指的是什么?
“寄榻若无千里梦”中的“千里梦”代表什么?
诗中的“孤僧”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