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示诸子

《示诸子》

时间: 2025-05-07 19:42:35

诗句

霜入晴云暖,冰生掠岸沙。

卑枝闲剪橘,幽径试寻花。

客路人情薄,乡关去路赊。

只应托诸子,莫倦问桑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42:35

原文展示:

示诸子
作者: 曹勋 〔宋代〕

霜入晴云暖,冰生掠岸沙。
卑枝闲剪橘,幽径试寻花。
客路人情薄,乡关去路赊。
只应托诸子,莫倦问桑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初冬时节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对乡愁的感慨。霜降时阳光明媚,温暖的感觉透过清澈的天空;冰层在沙滩边缘悄然形成。诗人悠闲地在低矮的树枝上剪橘子,在幽静的小路上寻觅花朵。客居他乡,感受到人情的淡薄,归乡的路途漫长而艰难。诗人希望将这些感受寄托给年轻的子弟们,劝他们不要疲倦地询问桑麻的事务。


注释:

  • :指秋冬季节的霜冻。
  • 晴云暖:晴朗的天空让霜显得温暖。
  • 卑枝:低矮的树枝。
  • 闲剪橘:随意地剪取橘子,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状态。
  • 幽径:幽静的小路。
  • 寻花:寻找花朵,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客路人情薄:在外的旅途上,感受到人情的冷淡。
  • 乡关去路赊:返回故乡的路途漫长而缓慢。
  • 托诸子: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
  • 桑麻:指农业生产,象征着家乡的日常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字景甫,号山人,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中经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曹勋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归属感的缺失之时,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示诸子》是一首充满自然情趣与人文关怀的诗作。诗中,曹勋通过描绘初冬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他对生活的观察和对家乡的思念。开头两句“霜入晴云暖,冰生掠岸沙”,通过对霜、云、冰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清冷的氛围,展示了初冬的独特韵味。随后两句“卑枝闲剪橘,幽径试寻花”,则是诗人自己在闲暇时光中享受生活的写照,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从容。

而后两句“客路人情薄,乡关去路赊”则转向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他在外漂泊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渴望,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最后一句“只应托诸子,莫倦问桑麻”,则寄托了他对年轻一代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够承担起生活的重任,不要厌倦对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风格清新,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霜入晴云暖: 描述霜的出现与明亮天空的温暖感,表现出自然界的和谐。
  2. 冰生掠岸沙: 形象地描绘冰在沙岸边悄然形成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3. 卑枝闲剪橘: 诗人悠闲地在低矮的树枝上剪取橘子,展现出一种轻松的生活态度。
  4. 幽径试寻花: 诗人沿着幽静的小路寻找花朵,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5. 客路人情薄: 在外游历,感受到人情的冷淡,表达出一种孤独的情感。
  6. 乡关去路赊: 回乡的路途漫长而艰难,寄托了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7. 只应托诸子: 期望年轻一代能够承载自己的理想与希望。
  8. 莫倦问桑麻: 劝诫年轻人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琐事与挑战。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感受和情感。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 通过“霜”、“冰”、“橘”、“花”等意象,构建出丰富的自然画面和情感意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年轻一代的期望,整体情感基调是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寄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着寒冷与孤独,预示着时光的流逝。
  • : 代表着静谧与冷淡,映射出一种内心的孤寂。
  • : 代表着丰收与生活的美好,象征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 : 象征着美好和希望,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 桑麻: 代表着务农的生活,象征着家乡的朴实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曹勋
    C. 杜甫
    D. 白居易

  2. “卑枝闲剪橘”中“卑枝”指的是什么? A. 高大的树枝
    B. 低矮的树枝
    C. 枯萎的树枝
    D. 绿色的树枝

  3.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哪种情感的思考? A. 对爱情的追求
    B. 对家乡的思念
    C. 对功名的渴望
    D.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可以将《示诸子》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但《静夜思》侧重于个人的孤独感,而《示诸子》则更多地强调了对年轻一代的期望与寄托。两首诗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均流露出浓厚的乡愁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对后世诗歌的影响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三月一日府宴学射山 乡居 松滋小酌 闻西师复华州 早发新都驿 长生观观月 秋思 古兴二首各五韵 观梅至花泾高端叔解元见寻 华亭院僧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骨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按捺不住 仪典 包含抬的词语有哪些 微妙玄通 巾字旁的字 印锁 避祸求福 痍痏 包含嚚的词语有哪些 雨具 盈满之咎 昭聋发聩 卒擅天下 瓦字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