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7:57
送黄吉父将赴南康官归金溪三首
柘冈西路白云深,
想子东归得重寻。
亦见旧时红踯躅,
为言春至每伤心。
这首诗描绘了西路柘冈一带白云深厚的景象,诗人思念远行的儿子,希望他能再回来探望。每当看到旧时的红踯躅花,心中总因春天的到来而感到伤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的“红踯躅”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但同时也暗含了对离别的伤感。踯躅花因其美丽而被赞美,同时也成为离别情怀的象征。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晚号穷愚,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以变法闻名,推行新法,提倡实事求是的文学风格,重视诗词的现实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康任职期间,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也反映了王安石对春天的感悟与人生的哲思。在他担任官职的过程中,常常面临离别与思念的情感。
王安石的《送黄吉父将赴南康官归金溪三首》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开篇以“柘冈西路白云深”展现了辽阔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接着,诗人转而思念远行的儿子,表达了对家庭团聚的向往和渴望。正是这种对亲情的细腻描写,使得整个诗篇充满了人情味。
“亦见旧时红踯躅”一句,既是对春天来临的感叹,也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红踯躅的出现,既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又引发了诗人内心的伤感,进一步加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对比,展现了王安石深厚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力,也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离别的苦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及对儿子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眷恋与离别的伤感,展现了浓厚的人情味与自然景观的融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踯躅”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树木
B. 一种花
C. 一种鸟
王安石在诗中表达了哪种情感?
A. 开心
B. 思念
C. 愤怒
诗的开头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雪山
B. 白云
C. 大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送黄吉父将赴南康官归金溪三首》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展现了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悟,但王安石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王之涣则在景中寄情,表现出一种豪放的气魄。两首诗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艺术追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