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6:07
蒲帛谁云晚见招,自伤白发已萧萧。楼中铁笛留馀韵,肠断廉夫客妇谣。
谁说蒲帛被晚风招呼,我只感叹自己的白发已渐稀疏。楼中铁笛的余音仍在回荡,听来令人心碎的廉夫与客妇的悲歌。
“廉夫客妇”可以理解为忠贞之夫与外来女性的悲惨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爱情与道德的思考。古代诗词中常常借用人物关系来表达情感,尤其是涉及忠贞与背叛的主题。
黄锡朋(生卒年不详),近代诗人,作品多涉及抒情与社会现实,风格多变,兼具古典韵味与现代感。
这首诗创作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诗人可能处于个人生活的困境中,感受到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借古诗表达人生哲思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湘绮楼诗集》中的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浓厚的情感。首句"蒲帛谁云晚见招",引入了自然元素,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自伤白发已萧萧”,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衰老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无奈与悲伤。
“楼中铁笛留馀韵”,通过音乐的意象,带出一种怀旧的情绪,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最后一句“肠断廉夫客妇谣”,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和痛苦,悲歌的声音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叹息,也是对社会中人际关系复杂的反思。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次分明,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又有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充分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个人的关系,探讨了时间的流逝和人际之间的绳索,表达了对生命的感叹与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蒲帛”指的是什么?
诗人自伤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肠断廉夫客妇谣”表达了什么情感?
与李白、杜甫的诗作相比,黄锡朋的这首诗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李白和杜甫则更多表达了历史与社会的宏观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