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2:50
奉和子约夏日郊居五首 其二
用世无能恰似樗,
坐惊啼鸟落花馀。
边生僻性惟耽卧,
纵使临池亦懒书。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无能为力,感到自己就像一棵无用的樗树。坐在这里,突然被啼鸟和落花的景象所惊醒。性情孤僻的我只想沉溺于安静的卧躺中,即使在池边也懒得去写字。
皇甫汸,明代诗人,生于晚明时期,文章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其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世俗的淡漠。
这首诗作于夏日,诗人身处郊外,感受着自然的宁静与鸟语花香。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诗人心中涌动的感慨,通过对自己的无能与懒惰的反思,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的无力感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诗人用“樗”比喻自己,映射出一种对自身价值的自我怀疑,似乎在反思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接着,诗人写到被啼鸟和落花的场景所惊动,展现出自然的生机和美丽,正是这种美丽让他更加意识到自身的孤独与无力。最后两句则深刻地揭示了诗人的性情,即便身处优美的环境,也只想懒散地躺着,不愿意去书写或参与世俗的活动。这种消极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体现了对世俗的淡漠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对自我的反思与孤独的感受。
诗人自比为哪种树?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包括:
诗人对书写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