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泛长城东溪,暝宿崇光寺,寄处士陆羽联句

《泛长城东溪,暝宿崇光寺,寄处士陆羽联句》

时间: 2025-05-10 01:38:45

诗句

箬水青似箬,玉山碧于玉。

——崔子向

逼霄沓万状,截地分千曲。

——皎然

萍解深可窥,林豁遥在瞩。

——崔子向

已高物外赏,稍涤区中欲。

——皎然 野鹤翔又飞,世人羁且跼. ——崔子向

沈吟迹所误,放浪心自足。

——皎然

缅怀虚舟客,愿寄生刍束。

——崔子向

说诗整颓波,立义激浮俗。

——皎然

荆吴备登历,风土随编录。

——崔子向

恨与清景别,拟教长路促。

——皎然

溪鸟语鹂喽,寺花翻踯躅。

——崔子向

印围水坛净,香护莲衣触。

——皎然

捧经启纱灯,收衽礼金粟。

——崔子向

安得扣关子,玄言对吾属。

——皎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1:38:45

原文展示

泛长城东溪,暝宿崇光寺,寄处士陆羽联句
作者:皎然 〔唐代〕

箬水青似箬,玉山碧于玉。
崔子向逼霄沓万状,截地分千曲。
皎然萍解深可窥,林豁遥在瞩。
崔子向已高物外赏,稍涤区中欲。
皎然野鹤翔又飞,世人羁且跼。
崔子向沈吟迹所误,放浪心自足。
皎然缅怀虚舟客,愿寄生刍束。
崔子向说诗整颓波,立义激浮俗。
皎然荆吴备登历,风土随编录。
崔子向恨与清景别,拟教长路促。
皎然溪鸟语鹂喽,寺花翻踯躅。
崔子向印围水坛净,香护莲衣触。
皎然捧经启纱灯,收衽礼金粟。
崔子向安得扣关子,玄言对吾属。
皎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东溪、夜宿崇光寺的情景,表达了对陆羽的寄托和对高洁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箬水”和“玉山”暗示了自然的美丽,而“崔子向”则是指崔宗之,他是一个追求高远境界的人。诗人通过描绘自然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对世俗的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注释

  1. 箬水:用箬竹制成的水,形容水清澈。
  2. 崔子向:崔宗之,古代文人,意指高洁的志向。
  3. 萍解:指浮萍,象征随意的生活。
  4. 沈吟:指沉思、吟唱,表达出内心的迷茫与思考。
  5. 玄言:深奥的道理或言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生年不详—约850年),字景明,唐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替的时期。皎然在山水中游历,感受自然之美,借景抒情,以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崇高理想和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便以“箬水青似箬,玉山碧于玉”描绘出一幅清丽的山水画面,水色如竹,山色如玉,象征着诗人内心的高洁与宁静。随后的句子通过“崔子向”引入了一个理想化的人物形象,象征着追求高尚理想的人。

诗中提到的“放浪心自足”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反叛。通过对比,诗人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生活的无奈,揭示了内心的挣扎与矛盾。在最后一联,诗人更是以“安得扣关子,玄言对吾属”来表达对真理和理想的追求,渴望与世俗决裂,寻求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自我实现。

这首诗不仅有着优美的意象,更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与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唐代诗人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背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箬水青似箬:描写溪水的清澈,呈现出宁静的自然环境。
  2. 玉山碧于玉:比喻山的颜色像玉一样美丽,增强了自然的美感。
  3. 崔子向逼霄沓万状:崔子向象征追求高远理想的人,他的志向如同云霄般高远。
  4. 截地分千曲:描绘出溪流的曲折,象征人生的复杂与多变。
  5. 皎然萍解深可窥:诗人自如地在水面游荡,表现出随性与自由的态度。
  6. 林豁遥在瞩:远处的树林显得开阔,象征着前方的理想与希望。
  7. 崔子向已高物外赏:崔子向已然超越了尘世的束缚,欣赏更高的景象。
  8. 稍涤区中欲:暗示诗人想要洗净内心的欲望与烦恼。
  9. 皎然野鹤翔又飞:自由的野鹤象征着诗人的追求与理想。
  10. 世人羁且跼:对比中体现出世人的束缚与不自由。
  11. 崔子向沈吟迹所误:崔子向也曾在世俗中迷失,展现人性复杂。
  12. 放浪心自足:诗人最终却选择了放浪形骸,追求内心的满足。
  13. 皎然缅怀虚舟客:怀念那些随意漂泊的人,象征自由的生命。
  14. 愿寄生刍束: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15. 崔子向说诗整颓波:崔子向以诗歌反抗世俗的颓废。
  16. 立义激浮俗:强调义理的力量,激励人们不被浮华所困。
  17. 皎然荆吴备登历:诗人期望游历荆吴之地,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
  18. 风土随编录:记录自然与人文的美好。
  19. 崔子向恨与清景别:崔子向对美景的向往与遗憾。
  20. 拟教长路促:希望在长路上追求理想,缩短与美景的距离。
  21. 皎然溪鸟语鹂喽:溪边鸟鸣,象征自然的和谐美好。
  22. 寺花翻踯躅:寺中花开,增添了诗的温暖与生机。
  23. 崔子向印围水坛净:崔子向在清净的坛水中修身养性。
  24. 香护莲衣触:香气缭绕,象征清净与美好。
  25. 皎然捧经启纱灯:诗人捧经诵读,象征追求智慧与内心的明悟。
  26. 收衽礼金粟:表达对生活的敬重与珍惜。
  27. 崔子向安得扣关子:追求真理的困惑,呼唤内心的答案。
  28. 玄言对吾属:渴望与高人交流,获取更深的智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山碧于玉”将山比作玉,形象生动。
  • 对仗:如“箬水青似箬,玉山碧于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溪鸟语鹂喽”,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生机。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高洁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反思,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追求理想的决心,传达了对自然美与人文精神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清澈与自由,反映内心的宁静。
  2. :代表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3. :象征自由与无拘束的生活。
  4. :象征生命的美好与温暖。
  5. :代表智慧与内心的修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皎然
    • D. 白居易
  2. “箬水青似箬”描绘了什么?

    • A. 清澈的水
    • B. 诗人的内心
    • C. 美丽的山
    • D. 纷乱的世俗
  3. “崔子向”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追求理想
    • B. 迷失自我
    • C. 现实的束缚
    • D. 自由的灵魂

答案

  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主题相似,抒发对理想生活的思索。
  • 《早发白帝城》(李白): 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

诗词对比

《登高》(杜甫)与本诗的对比:

  • 主题:两诗均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登高》更为沉重,强调人生的无奈。
  • 风格:皎然的诗清新自然,杜甫则更多反映社会现实的艰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归去来 归去来 忆石亭老桂兼寄竹逸云臣 归去来•请老后作 拜星月慢 拜星月慢 惜别 柳含烟 至日韶阳见柳 柳含烟 杨柳 柳含烟 本意 柳含烟•本意 柳含烟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鼻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症坚 正大堂煌 无墨水 庄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讨的词语有哪些 希言 工字旁的字 一昔之期 横戈盘马 川字旁的字 遗薄 弓字旁的字 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匪夷所思 恕我冒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