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0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4:35
随州沙溪
作者: 黄载 〔宋代〕
石路崎岖石濑鸣,
峰峦回合小原平。
桑麻积雨肥春垅,
鸡犬一村喧昼晴。
田妇共携中饭去,
樵童相唤上山声。
边头今有江南景,
十数年来不用兵。
这首诗描绘了随州沙溪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崎岖的石路上溪水潺潺,山峰环绕着平坦的小原野。经过积雨后的桑树和麻田,春季的田垄变得肥沃。村庄里,鸡犬叫声此起彼伏,白天显得格外热闹。农妇们一起提着中饭出门,樵童们在山上互相呼唤。边境的景色如今如江南般美丽,十多年来没有经历战争。
作者介绍: 黄载,字大年,号静斋,北宋时期的诗人,生活在随州一带。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注重描绘乡村生活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期,诗人通过描绘乡村的宁静与和谐,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黄载的《随州沙溪》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诗,展现了诗人对故乡自然与人文的深切眷恋。诗的开篇便用“石路崎岖石濑鸣”引人入胜,既描绘了随州特有的地理环境,也暗示了乡村生活的艰辛与美好。接着,诗人通过“峰峦回合小原平”的描述,展现了山水相依的和谐美景,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提及“桑麻积雨肥春垅”,通过对农作物的描写,表现出自然界对生活的滋养,暗示了勤劳的农民在春雨滋润下的丰收希望。“鸡犬一村喧昼晴”,则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一种和谐的乡村生活图景。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田妇和樵童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一句“边头今有江南景,十数年来不用兵”更是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珍惜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质朴与美好,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谊,也寄托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具有强烈的乡愁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与和谐的农村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包括:
诗中提到的农作物是: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