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2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5:28
送严居厚弃官归建阳溪庄
陆游
曼容不过六百石,
渊明仅留八十日。
寥寥千载有两公,
海内至今推绝识。
放翁贪禄老始归,
自今不作一钱直。
见人勇退辄欣慕,
亟欲起拜忘衰疾。
吾庐近在官道傍,
门外未扫车马迹。
溪庄有地肯见分,
会结茅斋傍青壁。
送给严居厚,您弃官归隐到建阳溪庄。
您虽年纪不大,却已任职六百石的官职;
而陶渊明却只在世八十天。
千载之中,只有两位高人,
至今在海内外仍被推崇备至。
我这个放翁因贪图名利,老来才开始归隐,
从今以后不再索取一文钱的俸禄。
见到勇于辞官的朋友,我不禁心生敬佩,
急欲起身向您致敬,忘却了衰老和病痛。
我家小屋就在官道旁,
门外还没来得及清扫车马的痕迹。
溪边的庄园愿意分给我一部分,
我会在青壁旁建起草庐。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风格兼具豪放与婉约。他的作品多以表达个人情感和历史感慨著称。
这首诗是陆游送别友人严居厚时所作,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也反映了他对名利的淡泊态度。陆游在晚年经历了许多政治波折,内心对归隐生活的渴望愈发强烈。
这首诗以送别的形式,展现了陆游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严居厚的钦佩。开头两联通过比较严居厚的官职与陶渊明的短暂隐居,揭示了人们对生活选择的不同理解。陆游用“寥寥千载有两公”来强调陶渊明和严居厚的难得,突出他们的高尚和独立精神。
接下来的两联则表达了陆游自己对名利的反思与态度,他自称“放翁贪禄老始归”,显示出对自己曾追求官位的懊悔,决心不再追求金钱与官职。这种情感变化反映了他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以自我归隐的愿望为主线,描绘了自己在溪庄的生活情景,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诗人通过“吾庐近在官道傍”来表明自己的归隐之地就在官道旁,体现了他虽归隐却仍与世俗相依的复杂心态。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自我选择的反思,体现了陆游高洁的人格和对归隐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他作为一位诗人的深邃思考与独特风格。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归隐”与“名利”的对立,表现了陆游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名利的淡泊,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个人追求的执着。
陆游在诗中自称“放翁”,意在表达什么?
A. 对名利的追求
B. 自我反省与谦逊
C. 对友人的赞美
诗中提到的“六百石”指什么?
A. 官职的俸禄单位
B. 地产的面积
C. 诗人的年龄
陶渊明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贪婪
B. 隐逸与高洁
C. 功名利禄
两者都强调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但陆游的诗中更多地体现了对自我选择的反思和钦佩他人的勇气,而陶渊明的作品则更加专注于自然与心灵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