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时间: 2025-05-02 10:58:00

诗句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58:00

送东阳马生序 (节选)

原文展示: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白话文翻译:

我从小就爱学习。家境贫寒,没有书籍可读,于是常常向藏书之家借书,自己抄录,按照约定归还。天寒地冻,砚台结冰,手指不能弯曲,我却没有懈怠。抄写完成后,我急忙送还,不敢稍微逾越约定。因此,许多人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得以广泛阅读书籍。成年后,我更加向往圣贤之道,但又担心没有名师和志同道合的人交往,曾经远道而行,向乡里的长辈请教经典。长辈品德高尚,声望尊重,门徒满屋,从未降低过辞色。我在一旁侍奉,提出疑问,俯身倾耳请教,甚至遭到训斥,态度愈加恭敬,礼节愈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只等着博得他的欢心,然后再请教。因此,尽管我愚笨,最终还是获得了一些知识。在向师学习的日子里,我背着书箱,走在深山巨谷中,经历了严冬的狂风和深厚的积雪,双脚冻裂却毫无所觉。到达住宿处,四肢僵硬无法动弹,仆人端来热汤灌注,裹上被子,过了很久才逐渐恢复。在客栈里,主人每天只给我两餐饭,没有美味可享。同舍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宝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玉环,左手佩刀,右手备香,光鲜亮丽如神人。而我则穿着破旧的袍子,处在他们中间,毫无艳羡之意,因为我内心有快乐,不在乎饮食的丰厚与否。这就是我学习的艰辛与勤奋。

注释:

  • 嗜学:热爱学习。
  • 假借于藏书之家:向藏书的人借书。
  • 砚冰坚:冬天砚台结冰,形容寒冷。
  • 德隆望尊:品德高尚,声望尊重。
  • 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形容艰辛的求学路。
  • 媵人:侍女,指帮助我照顾的人。

典故解析:

  • 师长:古代尊重师长的传统,强调学习的谦虚态度。
  • 圣贤之道:指儒家所倡导的道德和智慧。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宋濂,明代初期文学家,以散文和诗词闻名,主张学习和道德修养。
  • 创作背景:此篇写作于个人求学经历的回忆,反映了古人对学习的重视和艰辛。

诗歌鉴赏:

《送东阳马生序》不仅是一篇回忆求学经历的散文,更是一种对知识渴求和学习态度的深刻反思。作者通过自身的艰苦求学过程,展现了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和对师长的恭敬态度。作品中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使人感受到学习之路的艰辛与快乐。宋濂以真实的自我体验,折射出对文化与教育的尊重,体现了“求知若渴”的精神。在面对严寒与困苦时,他依然保持着对学习的热爱,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余幼时即嗜学:从小就热爱学习。
    •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家境贫困,无法买书。
    •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常向有藏书的人借书。
    • 手自笔录:自己抄写。
    • 计日以还:按日约定归还。
    • 天大寒,砚冰坚:寒冷的天气,砚台结冰。
    • 不敢稍逾约:不敢逾越约定。
  • 修辞手法

    • 对比:自己与同学的生活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艰辛。
    • 夸张:夸张了求学过程中的艰辛,如“足肤皲裂而不知”。
  • 主题思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艰辛,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求与对师长的尊重。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寒冬雪:象征求学过程中的艰辛。
    • 书籍:象征知识的源泉。
    • 师长:象征尊重与学习的榜样。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作者在幼时对学习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懒惰
      • B. 热爱
      • C. 不在乎
    2. 作者借书的原因是什么?
      • A. 家境贫困
      • B. 爱交朋友
      • C. 不想上学
    3. 作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 A. 学费
      • B. 天气寒冷
      • C. 同学竞争

答案: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劝学》——荀子
    • 《上李邕》——王勃
  • 诗词对比

    • 《劝学》:同样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与艰辛。
    • 《上李邕》:表达了对师长的尊重和向往。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散文选》
  • 《明清文学研究》
  • 《古文观止》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 池塘晚景 醴陵道中 题二妃庙 山驿梅花 劝人庐山读书 桑落洲 半醉 乌夜号 湖寺清明夜遣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行队 诘究本末 于开头的成语 重提旧事 卜字旁的字 如法泡制 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苁蓉 福不重至,祸必重来 以鹿为马 抛戈弃甲 片字旁的字 契刀 一百个 田字旁的字 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