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梦太白西峰

《梦太白西峰》

时间: 2025-08-08 00:39:54

诗句

梦寐升九崖,杳霭逢元君。

遗我太白峰,寥寥辞垢氛。

结宇在星汉,宴林闭氤氲。

檐楹覆馀翠,巾舄生片云。

时往溪水间,孤亭昼仍曛。

松峰引天影,石濑清霞文。

恬目缓舟趣,霁心投鸟群。

春风又摇棹,潭岛花纷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8 00:39:54

原文展示:

梦寐升九崖,杳霭逢元君。
遗我太白峰,寥寥辞垢氛。
结宇在星汉,宴林闭氤氲。
檐楹覆馀翠,巾舄生片云。
时往溪水间,孤亭昼仍曛。
松峰引天影,石濑清霞文。
恬目缓舟趣,霁心投鸟群。
春风又摇棹,潭岛花纷纷。

白话文翻译:

在梦中我攀升到高耸的山崖,
在迷蒙的云雾中遇见了神仙。
他赐予我太白山的美景,
那清幽的环境远离尘世的纷扰。
我在星空下搭建了宇宙,
在树林中举办着缥缈的宴会。
屋檐和柱子被青翠覆盖,
我的巾子和鞋子都映衬着片片云彩。
时常我走到溪水边,
在孤独的亭子里,白昼依然昏暗。
松峰映照着天空的影子,
石头的溪流中清晰的倒映着霞光。
我放松眼睛,享受缓慢的舟行,
心情愉悦地投向鸟群飞舞。
春风再次摇动船桨,
湖中的岛屿花瓣纷飞。

注释:

字词注释:

  • 梦寐:做梦时的状态。
  • 九崖:指高耸的山崖,象征着高远的境界。
  • 杳霭:迷雾,形容深远的意境。
  • 元君:指神仙。
  • 太白峰:太白山,唐代著名的山脉,象征着高洁和理想。
  • 结宇:搭建宇宙,引申为搭建理想的空间。
  • 氤氲:云雾缭绕的样子。
  • 檐楹:屋檐和柱子。
  • 巾舄:指头巾和鞋子,象征着个人的装束。

典故解析:

  • 太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号,诗中可能借指其豪放不羁的精神和诗歌风格。
  • 神仙:在中国文化中,神仙常常代表着理想和超脱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常建,唐代诗人,字诗云,号阮亭,生平不详,作品以山水田园诗见长,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梦太白西峰》创作于常建对理想境界的思索和对自然的热爱之中,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梦太白西峰》是一首描绘梦境与自然美的诗,展现了诗人对高洁理想的追求。诗中通过梦境的描写,表达了与神仙的相遇,揭示了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常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太白峰的清幽,展现了山水的神秘与美丽。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还有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檐楹覆馀翠”和“春风又摇棹”,常建将自然与人的情感完美融合,表现出一种和谐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在意境上超脱尘世,传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和自然的向往,体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审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梦寐升九崖”:在梦中我攀登高崖,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2. “杳霭逢元君”:在迷雾中遇见神仙,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理想。
  3. “遗我太白峰”:神仙赐我太白峰,隐喻理想的美好。
  4. “寥寥辞垢氛”:清幽的环境远离尘世的纷扰,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5. “结宇在星汉”:在星空下搭建理想的空间。
  6. “宴林闭氤氲”:在树林中举办宴会,表现出一种虚幻的境界。
  7. “檐楹覆馀翠”:屋檐和柱子被青翠覆盖,描绘了自然的和谐美。
  8. “巾舄生片云”:个人的装束与自然景色相融。
  9. “时往溪水间”:时常走到溪水边,表现出对自然的亲近。
  10. “孤亭昼仍曛”:在孤亭中,白昼依然昏暗,表现出孤独的情感。
  11. “松峰引天影”:松峰的影子映照在天空,象征着人与自然的融合。
  12. “石濑清霞文”:溪流中清晰的霞光倒影,表现出自然的美好。
  13. “恬目缓舟趣”:放松眼睛,享受慢慢的舟行,体现出悠闲的生活态度。
  14. “霁心投鸟群”:心情愉悦,投向飞舞的鸟群,表达心灵的自由。
  15. “春风又摇棹”:春风摇动船桨,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16. “潭岛花纷纷”:湖中的岛屿花瓣纷飞,描绘出自然的美丽景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结合。
  • 拟人:春风与船桨的互动,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松峰引天影,石濑清霞文”,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理想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白峰:象征着高洁与理想。
  • 星汉:代表无尽的宇宙,象征着追求。
  • 溪水:象征着流动的生命。
  • 孤亭:象征着孤独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元君”指的是? A) 李白
    B) 神仙
    C) 常建

  2. “檐楹覆馀翠”意指? A) 诗人的孤独
    B) 自然的和谐美
    C) 理想的追求

  3.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生活的烦恼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C) 对城市的描绘

答案:

  1. B) 神仙
  2. B) 自然的和谐美
  3.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常建与李白的诗作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常建更注重细腻的描写,李白则常常表现出豪放的气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常建诗文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先公三池祠室学官相传占为公署同年李南才毅 寿仲秉侍郎 送查总卿三首 偶成 其一 信口十绝 瓜步两绝 送查总卿三首 其二 黄思忠病起作此寄之 遣兴七首 自三池一日过灵池十五里头宿山险尽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如释重负 计考 毛字旁的字 毛发皆竖 对口词 包含庾的词语有哪些 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百喙难辩 同乡 包含滔的成语 不荤不素 不郎不秀 父字头的字 包含你的成语 夫复何言 尣字旁的字 斗开头的成语 豸字旁的字 财大气粗 倒八字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