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淮阳感秋

《淮阳感秋》

时间: 2025-05-10 03:43:52

诗句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

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

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

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

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

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

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43:52

原文展示

淮阳感秋
作者: 李密 〔隋代〕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
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
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
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
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
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
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白话文翻译

金风初起,玉露使得晚林的树叶凋零。
今夜走在乡间小路上的士人,心中郁闷,感伤无比。
田野平坦,芦苇丛生,村庄荒凉,藜藿丛深。
眺望远方,听到许多感慨,倚靠在那儿,衣襟湿润。
衣襟沾湿又是为了什么呢?不禁怅然怀古。
秦朝的风俗尚未平息,汉朝的道路又能寄予何种希望呢?
樊哙只是市井的小人物,萧何不过是刀笔的文吏。
一旦时运来临,千古流传的名声与谥号也就随之而来。
我想对世上的英雄们说,虚名真令人感到羞愧。

注释

  • 金风:秋天的风,象征着季节的变化。
  • 玉露:指秋天的露水,清晨的露珠如玉般晶莹。
  • 穷涂士:指在困境中的读书人或士人。
  • 郁陶:心中郁闷,感到烦恼与伤感。
  • 沾襟:衣襟沾湿,暗指泪水或露水的湿润。
  • 秦俗汉道:指古代秦汉时期的风俗与政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密,字君房,隋代著名文人,因其才华而受到李世民的器重。李密在历史上以其才华和对国家的忧虑而著称。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隋代,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感受到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的失落,抒发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茫然。

诗歌鉴赏

《淮阳感秋》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感和强烈个人情感的诗作。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变迁的深刻思考与感伤。开头两句通过“金风”和“玉露”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伤感的秋日氛围。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历史的沉重感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对古代英雄的思考,以及对当下社会现状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不仅反映了对历史的反思,更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英雄人物的渴望。后半部分通过对樊哙和萧何的提及,揭示了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与局限,象征着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引人深思,展现了李密对历史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风荡初节:秋风吹拂,预示着季节的更替。
  2. 玉露凋晚林:晨露使得秋天的树林逐渐凋零,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3. 此夕穷涂士:在这个秋夜,士人走在乡间小路上,感到困惑。
  4. 郁陶伤寸心:心中感到郁闷,伤感不已。
  5. 野平葭苇合:阡陌交错的田野上,芦苇丛生,象征着自然的繁盛。
  6. 村荒藜藿深:村庄荒凉,杂草丛生,暗示人世的沧桑与变迁。
  7. 眺听良多感:遥望远方,听到许多感慨。
  8. 徙倚独沾襟:孤独地倚靠,衣襟被泪水或露水沾湿。
  9. 沾襟何所为:衣襟沾湿的意义是什么呢?
  10. 怅然怀古意:感到惆怅,怀念古代的英雄与盛世。
  11. 秦俗犹未平:秦朝的习俗仍未消散。
  12. 汉道将何冀:对汉朝的未来充满疑虑。
  13. 樊哙市井徒:樊哙只不过是市井中的小人物。
  14. 萧何刀笔吏:萧何只是个文官而已。
  15. 一朝时运会:一旦时运来临。
  16. 千古传名谥:千古流传的名声与谥号。
  17. 寄言世上雄:对世上的英雄寄予厚望。
  18. 虚生真可愧:虚名令人感到羞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构成了和谐的音韵。
  • 象征:金风与玉露象征着秋天的情感与人生哲理。
  • 反问:通过“沾襟何所为”,引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现实的无奈,展现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去的怀念,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尊敬与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风:象征秋天、希望和变化。
  • 玉露:象征清晨的宁静与生命的脆弱。
  • 葭苇藜藿:代表自然中的生机与荒凉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中,“金风”主要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
    • C. 秋天
    • D. 夏天
  2. “秦俗犹未平”中提到的秦朝代表了什么?

    • A. 和平
    • B. 动荡
    • C. 繁荣
    • D. 文化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快乐
    • B. 愁苦
    • C. 自豪
    • D. 忧伤

答案

  1. C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李密《淮阳感秋》杜甫《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但李密更侧重于对历史的怀念与个人命运的感慨,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现实与国家的命运。

参考资料

  • 参考《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李密生平与创作研究相关论文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题李别驾壁 送蔡山人 送郭处士往莱芜,兼寄苟山人 哭裴少府 同观陈十六史兴碑 观李九少府翥树宓子贱神祠碑 送杨山人归嵩阳 古歌行 赠别晋三处士 送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首窜 驽蹇之乘 校雠 邑字旁的字 将本求利 聿字旁的字 吃惊受怕 秋至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风字旁的字 齿如齐贝 十死不问 鹿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韶光似箭 方外之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