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红梨花

《咏红梨花》

时间: 2025-04-27 12:00:40

诗句

万玉林中惯识君,霜天月夜富精神。

谁将红粉涴颜色,却与夭桃斗莫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00:40

原文展示:

咏红梨花 家铉翁 〔宋代〕

万玉林中惯识君,霜天月夜富精神。 谁将红粉涴颜色,却与夭桃斗莫春。

白话文翻译:

在如玉般的林子里,我常常认出你, 在霜天的月夜里,你显得格外有精神。 是谁用红粉染了你的颜色, 却让你与娇艳的桃花在暮春时节争艳。

注释:

  • 万玉林:形容林木茂盛,如同玉石般珍贵。
  • 惯识君:常常认出你,指诗人对红梨花的熟悉。
  • 霜天月夜:指寒冷的夜晚,月亮高挂。
  • 富精神:形容红梨花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有生气。
  • 红粉涴颜色:红粉染了颜色,指红梨花的颜色。
  • 夭桃:娇艳的桃花。
  • 斗莫春:在暮春时节争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家铉翁,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深刻表达。这首诗通过对红梨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春末的夜晚,诗人观察到红梨花在月光下的美丽,感叹其与桃花的争艳,从而抒发了对自然美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红梨花为主题,通过对比和拟人的手法,描绘了红梨花在霜天月夜中的独特美感。首句“万玉林中惯识君”,以“万玉林”形容林木的茂盛和珍贵,而“惯识君”则表达了诗人对红梨花的熟悉和喜爱。第二句“霜天月夜富精神”,通过“霜天月夜”这一寒冷而明亮的背景,突出了红梨花的生机和精神。后两句“谁将红粉涴颜色,却与夭桃斗莫春”,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红梨花与桃花相比较,展现了红梨花在暮春时节的独特魅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万玉林”和“惯识君”展现了诗人对红梨花的熟悉和喜爱。
  • 第二句以“霜天月夜”为背景,突出了红梨花的生机和精神。
  • 第三句通过“红粉涴颜色”描绘了红梨花的颜色,而“却与夭桃斗莫春”则展现了红梨花在暮春时节的独特魅力。

修辞手法:

  • 拟人:将红梨花拟人化,如“富精神”、“斗莫春”。
  • 对比:通过红梨花与桃花的对比,突出了红梨花的独特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红梨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生命力和竞争精神的肯定。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万玉林、霜天月夜、红粉、夭桃。
  • 文化内涵:万玉林象征着珍贵和茂盛,霜天月夜象征着寒冷和明亮,红粉象征着美丽和染色,夭桃象征着娇艳和春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玉林”形容的是什么? A. 红梨花 B. 林木茂盛 C. 月亮 D. 红粉
  2. “霜天月夜富精神”中的“富精神”指的是什么? A. 红梨花有精神 B. 月亮有精神 C. 林木有精神 D. 诗人有精神
  3. 诗中“却与夭桃斗莫春”中的“夭桃”指的是什么? A. 红梨花 B. 桃花 C. 月亮 D. 红粉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对比自然景物,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通过对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

诗词对比:

  • 家铨翁《咏红梨花》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两者都通过对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但家铨翁的诗更注重对比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家铨翁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贫居秋日 病孔雀 钓侣二章 茶中杂咏。煮茶 奉和再招(一作文燕招润卿) 酒中十咏。酒乡 游栖霞寺 馆娃宫怀古五绝 樱桃花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青棂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符箓 扬厉铺张 建之底的字 千人一面 抱关击柝 至字旁的字 以渴服马 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非字旁的字 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十字旁的字 寝罢 揣时度力 包含眙的词语有哪些 墨尔本大学 心有余悸 直言贾祸 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