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效香奁(二首)

《效香奁(二首)》

时间: 2025-04-27 12:10:34

诗句

青琐初空别恨长,绣茸留得唾痕香。

帘前月出无人拜,只有秋千影过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0:34

原文展示

青琐初空别恨长,
绣茸留得唾痕香。
帘前月出无人拜,
只有秋千影过墙。

白话文翻译

青色的纱帐刚刚空荡,分离的怨恨漫长无尽;
绣花的柔软上留有唾沫的香气。
帘子前月亮升起,却没有人来拜访,
只有秋千的影子悄悄地掠过墙头。

注释

  • 青琐:青色的丝绸或轻纱,常用作女子房间的装饰。
  • 别恨:离别的怨恨,表达对离别的痛苦感受。
  • 绣茸:绣花的柔软物品,指的是精致的绣品。
  • 唾痕:唾液的痕迹,象征亲密的接触。
  • 月出:月亮升起,常用于描写夜晚的意境。
  • 无人拜:没有人来拜访,表现孤独感。
  • 秋千影:秋千的影子,象征着过去的欢乐时光。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描写的情景与古代文人对离别、孤独的表现手法相吻合。青琐和绣茸的意象常常在古诗中用来象征女子的娇柔和情感的纤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公元 1336-公元 1378),字士英,号静庵。明代著名诗人,性情豪放,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受李白影响较深。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表现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高启的一个寂静夜晚,可能是为了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往昔欢乐时光的缅怀。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个人情感的抒发成为了许多文人的共同选择。

诗歌鉴赏

《效香奁》是一首充满了细腻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一个空荡荡的房间和细腻的物品,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对往昔的追忆。首句“青琐初空别恨长”,即刻传达出一种孤独感,青色的琐帘象征着昔日的温暖,此时却变得空荡。随之而来的“绣茸留得唾痕香”,不仅是对过去亲密接触的怀念,更是对那种温柔情感的缅怀。

接下来的“帘前月出无人拜”,则表达了更深的孤独感,月亮如同昔日的陪伴,但却没有人来共享这份寂静的美好。最后一句“只有秋千影过墙”,用秋千的影子象征着往昔的欢愉已如烟消散,留给人的只是淡淡的回忆。这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示了高启诗歌的细腻与深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青琐初空别恨长”:青色的纱帐空荡荡的,离别的怨恨漫长而无尽。
    • “绣茸留得唾痕香”:绣花的柔软物品上留有唾液的香气,象征着曾经的亲密。
    • “帘前月出无人拜”:月亮升起在帘子前,却没有人来拜访,表现了孤独。
    • “只有秋千影过墙”:只有秋千的影子悄然掠过墙头,映射出过去的欢乐。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秋千影”比喻过去的欢乐时光,表现时间的流逝。
    • 拟人:月亮和秋千的描述赋予其情感,使孤独感更为鲜明。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离别与孤独的主题,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向往与对离别痛苦的深刻感受。

意象分析

  • 青琐:象征着青春和美好的回忆。
  • 绣茸:代表着温柔与亲密的关系。
  • :象征孤独,表示时间的流逝。
  • 秋千:象征着快乐的童年和往日的欢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琐”指的是什么?

    • A. 青色的丝绸
    • B. 青色的山水
    • C. 青色的树木
  2. 诗中提到的“秋千影”象征着什么?

    • A. 过去的欢乐
    • B. 未来的希望
    • C. 现在的孤独
  3. 诗中表现的情感主要是?

    • A. 快乐
    • B. 离别与孤独
    • C. 愤怒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相思》王维

诗词对比

  • 高启的《效香奁》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但高启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通过对月的描写表达孤独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昼卧闻百舌 秋雨 山村经行因施药 书感 东阳道中 霜晓 雨中作三首 其三 频夜梦至南郑小益之间慨然感怀 夜赋 初寒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瓜的成语 片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包含菱的词语有哪些 因时施宜 蹇足 左书右息 母字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幕属 釆字旁的字 艳美无敌 瓦解冰消 不足轻重 牲醪 屯农 履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