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0:37
年来形迹苦西东,邂逅招提一笑同。
世事休论痴黠半,物情都在圣贤中。
地灵蒸郁疑无著,友胜喧嚣自不通。
借与方床宽六尺,道人知有竹间风。
近年来,游走于西东之间的我,感到十分苦恼,偶然在招提寺与友人相遇,彼此一笑而同。
世事不必去论那些痴人和聪明人,所有的情感都蕴藏在圣贤之中。
大地的灵气蒸腾,似乎无法触及,朋友的喧嚣也无法与我相通。
我借用这宽六尺的床,道人知晓这里有竹林间的清风。
作者介绍:葛胜仲,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以清新自然和哲理思考著称,常探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暑期,作者在招提寺纳凉,借此机会与友人共饮,表达对世事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的向往。开篇讲述了自己在西东之间游走的苦恼,接着通过偶然的相遇,唤起了与友人之间的共鸣与理解,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情感。诗中提到“世事休论痴黠半”,反映出一种对世俗纷扰的不屑,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智慧。接着,作者描绘了自然的灵气,表现出对自然宁静的向往,尤其是“竹间风”的意象,象征着一种清新、恬静的生活状态。整体来看,诗歌流露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既有对友谊的珍视,又有对世事的超然,体现了作者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自然景物和友谊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事的淡然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传达出一种哲理思考和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招提”是指什么?
A. 一种饮品
B. 一种植物
C. 一座寺庙
D. 一种乐器
诗中“世事休论痴黠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A. 渴望争论
B. 对世事的不屑
C. 感到无奈
D. 追求成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葛胜仲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事的超然,但王维的诗更加浓厚的禅意,而葛胜仲则表现出与友人间的情感交流,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