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梅花

《梅花》

时间: 2025-05-02 12:41:38

诗句

人间不尽春来意,恰则一枝梅更疏。

待得和羹几时在,祗今风月上新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1:38

原文展示:

人间不尽春来意,恰则一枝梅更疏。
待得和羹几时在,祗今风月上新除。

白话文翻译:

人间的春天总是无穷无尽,然而在这个时节里,梅花的枝头却显得更加稀疏。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品尝到温暖的羹汤呢?如今只是在这风月之下,重新增添了一些新的景色。

注释:

  • 不尽:指无穷无尽、没有尽头。
  • 春来意:指春天的气息和情感。
  • 恰则:正好、恰好。
  • 一枝梅:一朵梅花,指梅花的稀少。
  • 和羹:和谐的羹汤,象征温暖的生活。
  • 祗今:只今,此时此刻。
  • 风月上新除:在风月之下,增添了新的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过(约1086-约1148),字德明,号青溪,生于宋代。他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以词风清新、情感细腻著称。刘过的作品多受北宋词风影响,但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与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之际。诗人在写作时,可能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影响,表达了对温暖与和谐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梅花》一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春天和温暖生活的期盼。开头一句“人间不尽春来意”,展现了春天的无限魅力与生机,暗示了人们对春天的向往与热爱。而“恰则一枝梅更疏”则表现出一种孤寂的感觉,梅花的稀疏让人感受到春天似乎并没有完全降临,象征着生活中的冷清和孤独。接下来的“待得和羹几时在”,则表达了对温暖人心的羹汤的渴望,暗示着生活的期盼与对幸福的追求。最后一句“祗今风月上新除”,则揭示了春天的风月带来了一丝新的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新生活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通过梅花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期盼,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间不尽春来意:说明春天的到来是无止境的,表达了春天的美好。
  2. 恰则一枝梅更疏:梅花的稀疏代表了孤独和希望的渺茫。
  3. 待得和羹几时在:渴望回归温暖生活的心情。
  4. 祗今风月上新除:在风月的映衬下,增添了新的景色,暗示生活中的新希望。

修辞手法:

  1. 比喻:梅花象征孤独与希望。
  2. 对仗:诗中上下句之间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3. 拟人:春天的意象被赋予人性,增加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梅花,传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表现了孤独与期盼交织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着坚韧、孤独和希望。
  • 春天:代表生机与美好。
  • 羹汤:象征着温暖的家庭生活与人际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人间不尽春来意”,这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春天的美好
    • B. 孤独的感觉
    • C. 对生活的无奈
    • D. 对梅花的喜爱
  2. “待得和羹几时在”中“和羹”代表什么?

    • A. 食物
    • B. 温暖的生活
    • C. 朋友
    • D. 春天
  3. 诗中“恰则一枝梅更疏”意在说明什么?

    • A. 梅花的稀少
    • B. 春天的到来
    • C. 孤独的状态
    • D. 生活的美好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落》 - 王安石
  • 《梅花》 -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落》:同样以梅花为题材,但更强调梅花的孤独与坚韧,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 李白的《梅花》:则融入了更多的豪放之气,表现出对梅花的赞美与对自由的渴望,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缕曲 寄赵惠人沈阳 金缕曲 忆半淞园示昔之同游者,时避乱在沪 金缕曲 外孙女阿中返沪赠言 金缕曲 辛亥六月,钟埭视凯儿,归途摄影后记。 金缕曲 金缕曲 凤家城及龙三藏怀古 金缕曲 金缕曲·次和芸娘女史《秋柳》原韵 金缕曲 金缕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有问必答 伦敦塔 先字旁的字 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代儒宗 户字头的字 顺水人情 肉字旁的字 顶髻 低卬 景公求雨 延庆 用字旁的字 包含蚁的成语 海北天南 臼字旁的字 嘴尖牙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