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2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1:15
桃花开东园,含笑誇白日。
偶蒙东风荣,生此艳阳质。
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
宛转龙火飞,零落早相失。
讵知南山松,独立自萧飋。
桃花在东边的园子里绽放,含着笑容来映衬白日。
偶尔受到东风的滋润,才生出如此娇艳的光辉。
难道就没有美丽的女子吗?只怕花儿不结果实。
宛如飞舞的龙火,花瓣零落后便早已失去。
谁知道南山的松树,独自伫立在萧瑟的风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桃花和松树常常在中国古诗中用来象征青春与坚韧,分别代表了短暂的美丽与持久的生命力。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超凡的才华闻名。李白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奔放,想象丰富。
创作背景:
《古风 其四十七》创作于李白的中晚期,正值社会动荡,李白虽有志于仕途,但因性格原因未能如愿。此时,他常常寄情于山水,与自然对话,表达对人生短暂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此诗通过桃花的绽放与凋零,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深刻思考。开篇便以“桃花开东园”引入,生动描绘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继而通过“含笑誇白日”展现出桃花的娇美。在这种美丽的外表下,诗人却隐含了对美好事物脆弱与无常的忧虑,“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这一句立刻将读者的情感引向了对美的深思。这里的佳人不仅可以理解为美丽的女子,也可以象征那些美好的事物。
随着诗歌的发展,李白用“宛转龙火飞”来形容花瓣的飞舞,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隐喻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而最后的“讵知南山松,独立自萧飋”则将诗意引向了更深层的哲理,松树虽然面临萧瑟的风,却坚定地独立于世,这种坚韧与执着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力量。整首诗在对比中深入探讨了美与坚韧、短暂与永恒的关系,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桃花的绽放与凋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同时通过南山松的独立象征,传达了坚韧与永恒的内涵,形成了一种对立与统一的美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桃花开东园”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A. 寂寞
B. 美丽与青春
C. 哀伤
“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对美的赞美
B. 对美的虚幻与短暂的忧虑
C. 对爱情的渴望
“南山松,独立自萧飋”中松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脆弱
B. 坚韧与独立
C. 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李白的《古风 其四十七》和王维的《鸟鸣涧》,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李白更关注美的短暂与坚韧,而王维则侧重于宁静与和谐。李白的语言更加奔放,王维则含蓄优雅,展示了各自的艺术风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