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3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7:53
《渔家傲·谁识王三能买卖》
作者: 王哲 〔元代〕
谁识王三能买卖。
道心坚处难为退。
每把三关频顶戴。
频顶戴。
擘开世纲居尘外。
害得风来风得。
今朝钱觅人休怪。
占得逍遥真自在。
真自在。
携云却赴蓬莱会。
这首词表达了王三的买卖才能,询问谁能识得他。即使自己的道心坚定,面临的退却也很艰难。每一次在三关之间都要小心应对,频频地把这些难关顶过去。他在世俗的纷扰中开辟出一片宁静,面对风云变幻的世事,今天寻找金钱的人也不必责怪。最终,他获得了逍遥自在的生活,携云而去赴蓬莱的盛会。
王哲,元代诗人,生于社会动荡时期。他的诗歌风格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由的向往,常常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
这首词作于元代,社会动荡,商贸繁荣但竞争激烈。诗人通过描绘王三的形象,反映出当时商人的辛酸与追求。
《渔家傲·谁识王三能买卖》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思考的词作。词中通过王三的形象,折射出商人们在复杂社会中生存的艰难与坚持的信念。开头的疑问句“谁识王三能买卖”,直接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展现了王三非凡的才能,但同时也隐含着他在世俗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
接下来的“道心坚处难为退”则进一步深入到王三的内心世界,表明他即使在逆境中也不愿退缩,彰显出一种坚定不移的精神。每一次面对“三关”,不仅仅是商战中的竞争,更是人生路上的种种考验。诗人通过“频顶戴”来表现这种坚韧的态度,反复强调了面对挑战时的勇气。
“擘开世纲居尘外”描绘了王三在世俗纷扰中寻求超脱的意愿。他在追求物质的同时,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接着,诗人用“害得风来风得”来暗示风云变幻的社会,表现了一种无奈与淡然。
最后的“今朝钱觅人休怪,占得逍遥真自在”,展现了王三在经历风雨后所获得的心灵解脱与自由,他的生活已经超越了世俗的追求,向往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最终携云赴蓬莱,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商战的艰辛,又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元代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思考。
整首词表达了在商战与人生中,面对困境的坚持与超脱,体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王三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商人的能力
B. 政治家的智慧
C. 农民的勤劳
D. 战士的勇气
诗中提到的“三关”指的是什么?
A. 生活的挑战
B. 商业的秘密
C. 朋友的考验
D. 家庭的纷争
“携云却赴蓬莱会”中的“蓬莱”象征着:
A. 财富
B. 理想的生活
C. 战斗
D. 家庭
与李清照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相比较,王哲的《渔家傲》更注重内心的挣扎与超脱,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细腻情感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