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5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57:32
《渔家傲》
乞巧楼头云幔卷。
浮花催洗严妆面。
花上蛛丝寻得遍。
颦笑浅。
双眸望月牵红线。
奕奕天河光不断。
有人正在长生殿。
暗付金钗清夜半。
千秋愿。
年年此会长相见。
在乞巧楼的高处,云幔缓缓卷起。
浮动的花瓣在催促妆容的洗净。
花间的蛛丝已寻遍。
眉头轻皱,浅浅微笑。
双眸望着明月,牵引着那红线。
璀璨的银河光影不断。
长生殿中有人正在静静相守。
暗中许下金钗,清夜已过半。
千秋的愿望,
年年此会都能再相见。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在散文、诗词、史学等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以其清新的文风和深刻的思考著称。
《渔家傲》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追求文采与情感表达的热潮。诗中通过描绘乞巧楼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团聚的期盼。
《渔家傲》是一首充满浓厚情感的词作,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乞巧楼的景象,以及在七夕佳节时人们对爱情的渴望。整首词的意境清新,情感真挚,表达了对爱情的美好期待和对团圆的向往。
开篇“乞巧楼头云幔卷”,既写出了环境的优美,又引出了乞巧节的主题。接下来的“浮花催洗严妆面”则通过花的漂浮与妆容的洗净,生动地描绘了女子在节日中美丽的形象。紧接着的“花上蛛丝寻得遍”则暗示着爱情的细腻与复杂,预示着爱情中要经历的寻觅与等待。
“颦笑浅”一句,展现了女子心中微妙的情感波动,既有期待又有些许顾虑;而“双眸望月牵红线”则以月亮象征爱情的永恒,红线则代表着相爱的人之间的牵绊,传达出一种美好的愿景。
最后的“千秋愿,年年此会长相见”不仅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更反映了人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对团聚的渴望。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宋代诗词中对爱情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描绘。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期待,展现了人们在特定节日里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对团聚的美好愿景,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乞巧楼是在什么节日中提到的?
“双眸望月牵红线”中的“红线”象征什么?
“千秋愿”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