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2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22:31
蔡琰归汉图
作者: 林景熙 〔宋代〕
文姬别胡地,一骑轻南驰。
伤哉贤王北,一骑挟二儿。
二儿抱父啼,问母何所之。
傍鞭屡回首,重会知无期。
孰云天壤内,野心无人彝。
凡物以类偶,湿化犹相随。
穹庐况万里,日暮惊沙吹。
惜哉辩琴智,不辩华与夷。
纵邻形势迫,难掩节义亏。
独有思汉心,写入哀弦知。
一朝天使至,千金赎蛾眉。
雨露洗腥瘢,阳和变愁姿。
出关拜汉月,照妾心苦悲。
妾心倘未白,何以觐彤墀。
狐死尚首丘,越鸟科南枝。
如何李都尉,没齿阴山陲。
蔡文姬在胡地与家人分离,只身骑马向南奔去。
可怜的是贤王在北方,也骑马带着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抱着父亲哭泣,问母亲要去哪里。
在鞭声的旁边,屡次回首,重逢的日子不知道何时才能到来。
谁说天壤之间,没有人会惦念这些?
万物都是以类相聚,即便湿地也总是相伴。
辽阔的大草原,黄昏时分沙尘飞舞。
可惜的是我的琴艺和智慧,却不能分辨华夏与夷狄。
即使邻国的形势逼迫,仍然难以掩盖我的节义缺失。
只有那思念汉朝的心情,写入我的哀伤琴音中。
一朝天使的到来,用千金赎回我这蛾眉。
雨露洗去伤痕,阳光也改变了我的愁苦姿态。
出关拜见汉月,照耀了我这颗苦悲的心。
如果我的心还未白,怎能去朝见帝王的殿堂?
狐狸死了尚能归首丘,越鸟也会栖息南枝。
为何李都尉,终老在阴山边缘?
作者介绍:林景熙,宋代诗人,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著称。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善于借古喻今,表达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蔡文姬因被迫离家而产生的思乡情感,以及对故国的执着和对命运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她与家人的离别,表现了对亲情的深切眷恋与对国家的忠诚。
《蔡琰归汉图》以蔡文姬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她在异乡的孤独、对汉朝的思念以及对家庭的渴望。诗人在描绘蔡文姬的悲惨遭遇时,运用了细腻的情感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她内心深处的苦楚与无奈。诗中反复出现的“回首”、“重会”等意象,增强了思念的沉重感与无望感。诗的最后几句提到李都尉的悲惨命运,进一步突显了英雄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的孤独与无奈。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蔡文姬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情与敬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思乡与忠诚的主题展开,表现了蔡文姬在离家流亡中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对汉朝的深切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蔡文姬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别称?
诗中提到的“狐死尚首丘”是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千金赎蛾眉”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