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7:02
王岐公挽辞 其二
作者: 黄裳 〔宋代〕
贰车登第日,秉轴盖棺时。
未掩西陵土,先埋上相碑。
白麻人已化,黄壤客空悲。
岁晚林间趣,归侯想恨迟。
在贰车登第的那一天,正是秉持着轴木盖上棺材的时候。
西陵的土尚未掩埋,早已为上相立碑。
白麻做的人已经化作尘土,黄壤之中客人空自悲伤。
岁末的林间趣味,归来的侯爵想念已是耽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诗作多以情感真挚、意境优美著称,常常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了悼念王岐公而作,表达了对故人的哀思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首诗在描绘王岐公生前荣华富贵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他早逝的惋惜之情。
《王岐公挽辞 其二》是一首深情的挽歌,诗中通过对王岐公生前荣光与死后的惆怅对比,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逝者的追思。开篇的“贰车登第日”让人想起王岐公曾经的辉煌,正是那日的荣耀。转而提及“秉轴盖棺时”,则突显了生死的对立,令人感受到一股沉重的悲哀。诗中“未掩西陵土,先埋上相碑”一语,既表达了对王岐公的深切怀念,也暗含了对他未能享受荣华的惋惜。
“白麻人已化,黄壤客空悲”一联,使用了生动的意象,表现出逝者已化为尘土,而在黄土之中,仍有悲伤的留存,充分展现了生与死的交替,令人感慨万千。而最后的“岁晚林间趣,归侯想恨迟”则是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逝者的思念之情,展现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对故人深切的怀念,也有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思考,充分展现了黄裳的诗才和对生命的独到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王岐公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揭示了荣华背后的脆弱与短暂,反映了作者对生死与时间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生死、功名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句表现了对王岐公生前荣光的描绘?
A. 未掩西陵土
B. 贰车登第日
C. 白麻人已化
D. 归侯想恨迟
“岁晚林间趣”中“岁晚”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年初
B. 年中
C. 年末
D. 年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