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4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45:05
城市居何僻?山林境颇同。
竹窗风细细,花榭日融融。
叠石留云卧,开渠许溜通。
儿童虽解事,不识五花骢。
这座城市的居住环境何其偏僻?其实山林的景色也差不多。
透过竹窗,微风轻轻吹来,阳光照耀着花榭,温暖而融洽。
叠石上留下一片云彩,开渠让水流畅通无阻。
虽然孩子们懂得一些事情,但他们却不认识五花骢马。
该诗并无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写隐居生活的情景,可以引申出古代文人隐居的情景和心态。诗中提到的“五花骢”是一种马,象征了世俗中的繁华与复杂,儿童的不识则反映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诗人、画家,号“白云山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提倡清新自然的风格。王冕的诗作多反映隐居生活,颇具田园情趣。
创作背景:此诗反映了王冕在隐居生活中的心境与感受,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城市喧嚣的厌倦,体现了当时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普遍心理。
《幽居次韵》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静谧而和谐的山林生活图景。开篇以“城市居何僻”提出问题,表达了对城市生活的反思,认为山林的景致同样迷人,体现了对于自然的热爱。诗中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如“竹窗风细细”、“花榭日融融”,传达出一种静谧而温暖的氛围,营造出一种理想的隐居生活状态。
后半部分,诗人以“叠石留云卧”和“开渠许溜通”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之美,表现出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生。结尾提到儿童的天真与无知,既是对现实的反思,也是对世俗繁华的淡漠,表现出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纯真的追求。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反思,展现了王冕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生活的和谐,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繁华的淡漠,体现了追求宁静、自然的思想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竹窗”象征什么?
A. 喧嚣
B. 隐居与清新
C. 繁华
“儿童虽解事”反映了什么?
A. 世俗的复杂
B. 生活的快乐
C. 自然的宁静
诗人对山林的态度是?
A. 赞美与向往
B. 厌恶与逃避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