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7:4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48:51
致仕後述怀
作者:陆游
昔自台郎斥,频年困负薪。
四叨优老禄,十送故乡春。
衰瘁宁知活?萧条敢厌贫。
惟思逢乐岁,击壤学尧民。
我曾经在台郎的职位上被贬,几年间不得不忍受贫困的生活。四度得到优厚的俸禄,十次送走故乡的春天。衰老和病痛怎能知道活着的快乐?萧条的生活又怎能厌倦贫穷?我只希望能遇到欢乐的年岁,像尧舜时代的百姓那样,击打地面,享受安乐的生活。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和爱国者。他的作品多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遭遇,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风格独特。
《致仕後述怀》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此时他已退休,生活清贫,正值衰老之际,感慨颇多。
《致仕後述怀》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诗作,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陆游在诗中以自叙的方式,讲述了自己从被贬的官员到退休后的生活状况,表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理解与接受。他曾在朝堂高位,但最终却不得不面对现实中的贫困与孤独。
诗中“衰瘁宁知活?萧条敢厌贫”两句,生动地表达了他对衰老和贫困的无奈与思考。人到老年,身体的衰弱和生活的艰难让他对“活”的意义产生了深刻的疑问,而对“贫”的厌恶似乎也变得无力。他在无奈中仍然渴望能重回幸福的岁月,向往尧舜时代的宁静与安乐。
最后的“惟思逢乐岁,击壤学尧民”则是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通过“击壤”这一意象,陆游希望能够回归简单的农民生活,与尧舜时代的安乐相勾连,展现出他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尽管生活清贫,他仍希望能享受简单而快乐的日子,体现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陆游的《致仕後述怀》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诗中“惟思逢乐岁,击壤学尧民”的意思是?
在诗中,诗人对衰老的态度如何?
陆游与杜甫的作品都表达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但风格有所不同。陆游的诗更为个人化,侧重于内心感受;而杜甫的诗则更具社会性,关注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两者在表达情感时,都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