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2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20:25
秋景 山园细路高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不是终南径,山中取遁逃。
小园何所有,细路未应高。
已恨锄荒菊,何堪弹种桃。
梯飙那可上,镵雪误相遭。
石卧当途虎,藤穿汲涧猱。
天机分瀑布,应念瓮畦劳。
这条路并不是通往终南山的路径,而是我在山中隐居逃避尘嚣的小径。我的小园里到底有什么呢?这细小的路不应该如此高耸。我已经恨过锄掉荒菊,现在又怎能忍受去播种桃树呢?那高耸的梯子又怎么能攀登呢?铲雪时遭遇的误会实在令人无奈。石头卧在路边如同猛虎,藤蔓缠绕在涧水中如同猱猴。天上的机巧似乎分开了瀑布,想必要为这园中的劳作而感到惋惜。
刘辰翁(生卒年不详),字子章,号南轩,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景色,表达隐逸生活的情趣。他的诗作常常蕴含哲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诗中通过描绘秋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之情。
《秋景 山园细路高》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山园景象,勾勒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虽有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但更深层的情感在于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与逃避。
诗的开头便以“不是终南径”引入,表明诗人并不追求那些被视为隐逸之地的名山,而是在山中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小路。接下来,通过“小园何所有,细路未应高”的疑问,诗人流露出对自我选择的犹豫与思索。小园的荒菊和即将播种的桃树构成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对荒草的厌恶;另一方面,却又不知如何去种植新的希望。
“梯飙那可上,镵雪误相遭”则通过描绘高难的梯子和铲雪的误会,暗示了人生的困境和无奈。接着,诗人通过“石卧当途虎”和“藤穿汲涧猱”的比喻,形象化了自然的威严与灵动,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生活的艰难与美好。
最后一句“天机分瀑布,应念瓮畦劳”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哲学的思考:自然的奥秘需要通过辛勤的劳动去揭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既是对理想的追求,也是对现实的接受。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现实困境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此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诗中提到的“终南径”象征什么?
A. 名山
B. 隐逸之所
C. 人生道路
“已恨锄荒菊,何堪弹种桃”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