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冬夜杂咏 其二

《冬夜杂咏 其二》

时间: 2025-05-07 22:31:44

诗句

素衣京洛染淄尘,百岁谁全不涅身。

长坂秋兰庸作佩,小山丛柱枉留人。

清风月白原无价,鹤怨猿啼信有因。

试听商颜《采芝曲》,可怜黄绮未称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1:44

原文展示:

素衣京洛染淄尘,百岁谁全不涅身。
长坂秋兰庸作佩,小山丛柱枉留人。
清风月白原无价,鹤怨猿啼信有因。
试听商颜采芝曲,可怜黄绮未称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纷扰与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提到素衣沾染了淄水的尘埃,暗示修身养性之路的艰难,谁能在百年中保持不染呢?“长坂秋兰”是指秋天的兰花,作为佩饰却显得庸俗;而“小山丛柱”则是指环境的束缚,让人无法自如。接下来的句子描绘了清风明月的美好,然而这种美好是无价的,鹤的哀怨和猿的啼叫则是自然万物间的因果。最后,诗人提到听商颜的《采芝曲》,却可怜黄绮没有臣服于它,暗示对传统艺术的冷落与失落。

注释:

  • 素衣:白色衣服,这里象征一种清白无染的生活状态。
  • 京洛:指京城洛阳,古代文化中心。
  • 淄尘:淄水的尘埃,象征世俗的污浊。
  • 百岁:一百岁的寿命。
  • 涅身:涅槃,指人经历世俗的磨难而获得精神的升华。
  • 长坂:可能指长坂坡,历史典故。
  • 秋兰:秋天的兰花,象征美丽却又脆弱。
  • 清风月白:美好的自然景象。
  • 鹤怨猿啼:自然界中动物的悲鸣,象征着生命的哀伤。
  • 商颜:古代的歌唱者。
  • 采芝曲:古代乐曲,象征传统之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任其昌,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在诗中展现出对生命、自然及人世无常的思考。

创作背景:

《冬夜杂咏 其二》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在冬夜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感慨,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动荡和个人内心的挣扎相结合,使其作品更显深邃。

诗歌鉴赏:

《冬夜杂咏 其二》通过蕴含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任其昌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通过“素衣京洛染淄尘”引入,象征着一种理想的高洁与现实的污浊之间的对比,显示出对人生中不如意的反思。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以“长坂秋兰庸作佩”表现了个人理想在现实面前的无奈,暗示着即使是美好事物也可能被世俗所玷污。

接下来的“清风月白原无价”则将视角转向自然,表达了对简单、纯粹之美的珍视,而鹤的哀怨与猿的啼叫则是自然界中生命的真实写照,暗示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最后,听商颜的《采芝曲》与可怜黄绮未称臣的句子,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惋惜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这首诗整体上形成了一个深邃而感伤的情感氛围,揭示了诗人在世俗与理想之间的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素衣京洛染淄尘:白衣在京城洛阳沾染了淄水的尘埃,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2. 百岁谁全不涅身:人生百年,谁能做到不被世俗污染?
  3. 长坂秋兰庸作佩:秋兰的美丽被庸俗化,强调了美的脆弱与易逝。
  4. 小山丛柱枉留人:环境的限制让人无法自由,暗示人生的束缚。
  5. 清风月白原无价:自然的美好是无价的,表现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6. 鹤怨猿啼信有因:自然界的悲鸣传达了生命的无奈与哀伤。
  7. 试听商颜采芝曲:诗人倾听古曲,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8. 可怜黄绮未称臣:对黄绮未能臣服于古曲的惋惜,象征着对传统文化的失落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素衣”比作理想的状态,与“淄尘”形成对比。
  • 拟人:鹤与猿的哀怨赋予了动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有不少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理想的追求,表现了对环境与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素衣:象征纯洁与理想。
  • 淄尘:象征现实的污浊。
  • 清风月白:象征自然的美好与无价。
  • :象征生命的哀伤与自然规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素衣京洛染淄尘”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理想的渴望
    • B. 对世俗的无奈
    • C. 对自然的热爱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秋兰”象征着_____

  3. 判断题:诗中“清风月白原无价”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珍视。

    • A. 对
    • B. 错

答案:

  1. B
  2. 美丽的脆弱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寺》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与任其昌:李白的诗多以豪放著称,而任其昌则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表达。两者在表现自然与人生哲理上各有千秋,李白的洒脱与任其昌的沉思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任其昌诗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岩仲八兄有苕溪之行草酌话别而次何叔养正十二兄爽约不至坐客唯三人因以诗纪之 孝宗皇帝灵驾发引诗 其二 梦介卿感而有作 其一 雪中端约相招因以诗简之 盱眙 新居用韩昌黎诗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为韵 新居用韩昌黎诗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为韵 新居用韩昌黎诗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为韵 新居用韩昌黎诗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为韵 新居用韩昌黎诗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为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诸怀 卝字旁的字 封侯万里 龜字旁的字 变乱 大言相骇 横眉怒目 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折文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乡利倍义 恶语伤人 压哨 吾道东 杂吹 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