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1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14:03
与鄠县源少府泛渼陂
岑参 〔唐代〕
载酒入天色,水凉难醉人。
清摇县郭动,碧洗云山新。
吹笛惊白鹭,垂竿跳紫鳞。
怜君公事后,陂上日娱宾。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起在湖边饮酒的情景。诗人提着酒壶,天色渐晚,水凉得让人难以酩酊大醉。湖水轻轻摇曳,县城的动静在水面上荡漾,碧绿的水面映衬着新洗过的云山。有人在湖边吹笛,惊起了白鹭,钓鱼的人垂下钓竿,鱼跃出水面。诗人怜惜朋友在公事之后,来此悠闲地享受日光和欢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白鹭”与“紫鳞”都描绘了自然生灵的生动形象,表现出和谐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融合。
作者介绍:
岑参(约715年-770年),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生于河东,后迁至长安。他以边塞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边疆的壮丽景色与士兵的生活,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与鄠县源少府泛渼陂》写于诗人游览鄠县的某个夏日,表达了他与友人畅饮的愉悦心情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此时正值唐代盛世,社会安定,文人雅士常常聚会饮酒,以诗会友,享受生活。
岑参这首《与鄠县源少府泛渼陂》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和谐的自然景象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开头两句“载酒入天色,水凉难醉人”设定了场景,酒虽在手,但水凉却让人难以尽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接着描绘了水面轻摇的景象,县城的动静在水中反射,展现了宁静的自然之美。
“吹笛惊白鹭,垂竿跳紫鳞”则通过音乐和捕鱼两种活动增添了诗的生动性,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两句“怜君公事后,陂上日娱宾”将诗歌推向高潮,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与友情的珍视,让人倍感温暖。
整首诗不仅展现出优美的自然景色,还蕴含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在自然美景中悠闲饮酒、享受生活的情感,同时也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和谐美好的自然环境,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鹭”指的是哪种动物?
A. 鱼
B. 鸟
C. 虫
诗的开头提到的环境特征是什么?
A. 热闹
B. 宁静
C. 恐怖
作者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A. 忧伤
B. 欢快
C. 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岑参的诗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互动与生活的欢愉,而王维则更多地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思考。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前者豪放,后者含蓄。
推荐书目:
这本书提供了唐代诗人岑参及其作品的详细背景和解析,适合对唐诗感兴趣的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