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闻崔十二

《闻崔十二》

时间: 2025-05-12 07:31:31

诗句

闻君寻野寺,便宿支公房。

溪月冷深殿,江云拥回廊。

然灯松林静,煮茗柴门香。

胜事不可接,相思幽兴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31:31

原文展示:

闻君寻野寺,便宿支公房。
溪月冷深殿,江云拥回廊。
然灯松林静,煮茗柴门香。
胜事不可接,相思幽兴长。

白话文翻译:

听说你来寻找山野中的寺庙,便在支公的房子里投宿。
溪水映照着冷清的殿堂,江边的云朵环绕着回廊。
松林里的灯光静谧,煮茶的香气从柴门飘来。
美好的事情无法相接,但思念的幽情却愈加悠长。

注释:

  • 闻君:听说你。
  • 寻野寺:寻找乡间的寺庙。
  • 便宿:于是停留、住宿。
  • 支公房:指支道林的家,支道林是唐代著名的隐士。
  • 溪月:溪水映照着月光。
  • 冷深殿:冷清而深邃的殿堂。
  • 江云:江边的云朵。
  • 拥回廊:环绕着回廊。
  • 然灯:点亮的灯火。
  • 松林静:松林中显得宁静。
  • 煮茗:泡茶。
  • 柴门香:柴门外的茶香。
  • 胜事不可接:美好的事情无法相聚。
  • 相思幽兴长:思念的情感悠长而深远。

典故解析:

  • 支公:指支道林,他是唐代的一位隐士,生活简朴,与自然为伴,诗中提及他,寓意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岑参(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字子容,号青门,晚号梦得,祖籍山西,后居于陕西。他是边塞诗的代表之一,作品多描绘边疆风情和战争场景,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岑参出游时,他在山野中游历,途经支公家时,写下这首诗。诗中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现了他在静谧环境中思考的心境。

诗歌鉴赏:

《闻崔十二》是一首描写友人相聚与思念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野的宁静和自然的美丽。开头两句“闻君寻野寺,便宿支公房”直接交代了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描写中,溪水的冷月、江边的云朵,构建了一个幽静而美丽的自然环境,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

“然灯松林静,煮茗柴门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情景,灯光映照下的松林,茶香四溢,营造出一种温馨、宁静的氛围。诗的最后两句“胜事不可接,相思幽兴长”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无奈与对往事的深切怀念,思念之情愈加幽远而悠长。

整首诗以清新优雅的语言,展现了岑参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有内心情感的流露,体现了诗人高远的情怀和细腻的观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君寻野寺:听说你在寻找乡间的寺庙,表达了对友人行踪的关注。
  2. 便宿支公房:于是决定在隐士支公家住宿,体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3. 溪月冷深殿:溪水的光辉映照着冷清的殿堂,描绘出静谧的氛围。
  4. 江云拥回廊:江边的云朵环绕着回廊,增强了景致的层次感。
  5. 然灯松林静:夜晚的灯光在松林中显得格外静谧,营造出和谐的意境。
  6. 煮茗柴门香:煮茶的香气从柴门飘来,细腻的生活气息。
  7. 胜事不可接:美好的事情无法相逢,表现了对友人相聚的无奈。
  8. 相思幽兴长:思念的情感绵长而幽深,表露出内心的孤独与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通过“溪月”、“江云”等意象,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形成生动的画面。
  • 对仗:如“然灯松林静,煮茗柴门香”,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描述了自然元素,赋予它们人类情感,使画面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月:象征着宁静与清澈,寄托了诗人内心的淡泊。
  • 江云:象征着自由与广阔,表现了诗人渴望融入自然的心情。
  • 松林:象征着坚韧与宁静,体现了隐士生活的理想。
  • 茶香:象征着闲适与温馨,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闻崔十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岑参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溪月冷深殿”的意思是? a) 殿堂很热
    b) 殿堂冷清
    c) 殿堂很喧闹
    d) 殿堂很明亮

  3. 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高兴
    b) 伤感
    c) 思念
    d) 愤怒

答案:

  1. b) 岑参
  2. b) 殿堂冷清
  3. c) 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与隐逸生活的诗。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岑参与王维的诗歌在意境上都强调了自然的宁静,但岑参更倾向于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情感变化。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各自的表达风格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岑参诗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唐大飨拜洛乐章。咸和 唐明堂乐章。羽音 唐明堂乐章。商音 唐大飨拜洛乐章。通和 唐大飨拜洛乐章。禋和 唐大飨拜洛乐章。德和 唐大飨拜洛乐章。齐和 唐大飨拜洛乐章。敬和 唐大飨拜洛乐章。昭和 唐大飨拜洛乐章。九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循名课实 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深入骨髓 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竖心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松果 无为自化 捧土 谅实 噩运 己字旁的字 七拼八凑 十浆五馈 大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包含蜮的词语有哪些 蹶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