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5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57:05
晨起出南堂
——陆游
晓枕华胥谁唤回,下堂拽杖一悠哉!
啼鸦已逐晨光起,飞鹭初冲宿霭来。
石路少行生蔓草,柴扉多闭长莓苔。
身闲亦未全无事,检校幽花几树开。
清晨醒来,谁来唤我起床?我悠闲地走出堂屋,拄着手杖。
啼叫的乌鸦已经伴随着晨光而起,飞翔的白鹭初从晨雾中飞出。
石路上行人稀少,蔓草渐渐生长;柴门紧闭,长满了苔藓。
虽然身心闲适,但也并非没有事情可做,检校着几棵幽静的花树,看看它们是否开花。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其诗歌风格多样,善于抒发个人情感与对国家的忧虑。陆游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风波,诗作中常流露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在清晨时分的闲适心情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背景中可以看到诗人虽然经历了许多沧桑,但仍然保持着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感受。
《晨起出南堂》展现了陆游在清晨的悠闲与宁静。诗的开头用“晓枕华胥谁唤回”引入,体现了诗人从梦境中醒来的惆怅与无奈,仿佛在问:在这清晨,谁来唤我离开那美好的梦境呢?随之而来的是他轻松出门的场景,拄杖而行,表达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接着,诗中描绘自然的变化:“啼鸦已逐晨光起,飞鹭初冲宿霭来。”乌鸦的啼叫伴随着晨光,飞鹭则从晨雾中飞出,这样的意象不仅展现了清晨的生机与活力,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感知。石路上的蔓草与柴门上的苔藓,暗示着人迹罕至,生活的静谧与孤独。
最后两句“身闲亦未全无事,检校幽花几树开”,则是诗人自我反省与闲适的体现。尽管身处于闲暇的状态,但他并未完全放弃对生活的追求,仍在细心观察花树的变化,这不仅是对自然的关注,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思考与记录。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诗人的深邃情感与独特的生活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生活的珍惜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流露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与反思。它不仅是对日常生活的描写,也是对生命状态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啼鸦”与什么一起出现在清晨?
诗中提到的“柴扉”上长满了什么?
诗人在清晨的心情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