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杨花曲

《杨花曲》

时间: 2025-05-10 10:02:25

诗句

千里万里长安道,送君思君为君老,原为水底石菖蒲,不教零落同百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02:25

原文展示:

杨花曲
千里万里长安道,
送君思君为君老,
原为水底石菖蒲,
不教零落同百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远行送别的情感,长安路途遥远,送走友人时,思念之情让人感到岁月的流逝。诗人以水底的石菖蒲为喻,即使经历风雨也不愿随风飘落,与野草同化,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与执着。


注释:

  • 千里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 长安道:指通往长安的道路,长安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城市,象征着繁荣与思乡之情。
  • 送君:送别朋友。
  • 思君:思念朋友。
  • 为君老:因思念君而感到衰老,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 水底石菖蒲:水中生长的菖蒲,象征着坚韧和长久。
  • 零落:凋零、散落。
  • 百草:指普通的草,暗示平凡。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长安”在古代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牵动着离别者的思乡情绪。而“菖蒲”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作吉祥物,常用以表达对友谊的珍重和对生活的坚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勋,字仲明,号松雪,宋代诗人,擅长写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其诗风清新自然,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作者在送别友人时写下此诗,表现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以及在长安这条路上的忧伤与思念。


诗歌鉴赏:

《杨花曲》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深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送别的场景。诗人通过对长安之路的描写,传达了朋友离别时的伤感,同时也流露出对友谊的珍惜与执着。在字句中,“千里万里”的描述增强了离别的沉重感,而“石菖蒲”则是对坚贞情谊的象征,表明即使身处不同的地方,心中对友人的思念依旧。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充分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细腻与深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千里万里长安道”:描写长安路途的遥远,暗示离别的艰难。
    2. “送君思君为君老”:表达了送别时思念的情绪,时间在思念中流逝。
    3. “原为水底石菖蒲”:用菖蒲作为意象,强调坚韧与不屈。
    4. “不教零落同百草”:表达了对友谊的执着与珍视,不愿与普通草木同去。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菖蒲与友谊相类比,展现情感的深厚。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围绕友谊与思念展开,传达了对离别的不舍和对友谊长存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安:象征着繁荣与思乡。
  • 菖蒲:象征坚韧与不屈。
  • 百草:代表普通与平凡,强调珍贵的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安”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北京
    B. 西安
    C. 南京
    答案:B

  2. “不教零落同百草”中,“零落”指的是什么? A. 失败
    B. 凋零、散落
    C. 成功
    答案:B

  3.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 A. 菖蒲
    B. 百草
    C. 长安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王维:同样表达送别之情。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表现离别与思念的情感。

诗词对比: 比较《杨花曲》和《送友人》,两者均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杨花曲》更侧重对友谊的珍视,而《送友人》则把重心放在友人前途的祝福上。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题周源员外衢州萃贤亭 濄口得双鳜鱼怀永叔 欲阴 次韵和王尚书答赠宣城花木瓜十韵 寄题刁经臣润州园亭 陌上二女 闻永叔复馆因以寄贺 送谢著作归陈州 曹承制知永康军 沈学士景休知真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刀字旁的字 单开头的成语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色字旁的字 众毛攒裘 逻察 暮夜先容 卝字旁的字 龙躔 琼弁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器质 继承衣钵 丑娸 冷热病 包含荚的词语有哪些 大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