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1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11:31
泽国经炎夏,常厌日晷永。
既乏枕簟凉,亦欠冰雪冷。
北窗但倦卧,闲人远造请。
时濯醒心泉,柳下汲深井。
在湿润的地方度过炎热的夏季,常常厌倦那永无止境的日影。
既没有凉爽的枕头和席子,也缺少冰冷的雪水。
在北窗下懒懒地躺着,远方的朋友也很少来拜访。
偶尔洗洗心中的烦恼,在柳树下汲取深井中的水。
本诗没有直接的典故,但提到的“柳”和“井”都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象征着清幽的环境与思考的深度。
曹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常常描绘山水田园的生活场景。
这首诗写于炎热的夏季,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和内心的宁静追求,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生活的思考与向往。
这首《山居杂诗九十首》通过描绘夏日的居住环境,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炎热夏季的厌倦。诗的开头“泽国经炎夏,常厌日晷永”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处境,夏季的湿热和漫长的日子让人感到无奈和疲惫。接着,诗人又提到“既乏枕簟凉,亦欠冰雪冷”,这句诗将炎热的感受推向极致,表现出一种无处可避的燥热感。
第三句“北窗但倦卧”中,诗人选择在窗前懒惰地躺着,传达了一种无聊和孤独的心理状态。而“闲人远造请”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来访的渴望与失落,仿佛在呼唤着外界的联系。最后一句“时濯醒心泉,柳下汲深井”回归到自然的清凉与宁静,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他在柳树下汲取深井的水,既是对凉爽的向往,也是对心灵的洗涤。
整首诗虽然在描绘环境的同时,亦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一种既厌倦又渴望的复杂情感,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围绕夏日的炎热与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展开,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深刻思考与对生活状态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柳”象征什么?
a) 生命力
b) 凶兆
c) 孤独
d) 贫穷
诗中“闲人远造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失落
c) 愤怒
d) 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