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2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0:29
作者: 云阳子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竖起空拳,休着相秤锤是铁。敢承当时要,丈夫刚烈。古佛拈花微微笑,今时几个齐腰雪。叹杜鹃啼得血流枝,谁知切。哑人梦,难分别。耳聋汉,偏解说。有孤峰顶上,木人饶舌。鸟噪猿啼谈不二,松风涧水真玄泄。这机关打破看寒空,家家月。
在这里,我举起空拳,不用秤锤来比量,那是铁的。敢于承担这一切,正是男子的刚烈。古佛拈花,微微一笑,如今又有多少人能齐腰雪?感叹杜鹃啼鸣,血流满枝,谁又知晓这种切身的痛苦。哑巴的梦,难以分辨;耳聋的人,偏偏能解读。有孤峰之顶,木头人却在喋喋不休。鸟儿啼叫,猿猴叫唤,似乎在谈论同一个道理。松风与涧水,真是玄妙而洒脱。这机关打破之后,眼前是寒冷的天空,家家户户都在赏月。
作者介绍: 云阳子,元代诗人,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观察。他的作品多描绘人文风景,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元代,那个时期政治动荡,社会动乱,诗人通过反思和抒情表达了对时局的无奈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满江红》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开头以“竖起空拳”引入,暗示了诗人面对困境的勇敢与无畏,表现出一种刚烈的男子气概。“敢承当时要”则是对自我责任的承担,显示了诗人对理想的坚持。然而,接下来的“古佛拈花微微笑”,则让人联想到一种超然的智慧,暗示人们在困境中应保持内心的宁静。
诗中“叹杜鹃啼得血流枝”表达了对生命痛苦的感慨,杜鹃的哀鸣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悲伤。后半部分则通过“鸟噪猿啼谈不二”描绘了自然的生动景象,表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共鸣。诗末以“家家月”结束,寓意着团圆和希望,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交融,呈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反思,表达了对理想与责任的坚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勇敢与温暖,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苦难的感慨?
A. 竖起空拳
B. 叹杜鹃啼得血流枝
C. 家家月
“古佛拈花微微笑”中“古佛”指的是?
A. 一位历史人物
B. 佛教中的古代佛陀
C. 一种植物
诗中提到的“耳聋汉”意味着什么?
A. 不能听到声音的人
B. 对事物有独特见解的人
C. 一种动物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